成交缩量、波动加大,并且上周虽然有三天收红,大多是尾盘拉升,博弈属性明显,这波A股的下行空间会有多大?有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呢?
A股调整压力来自何处?
当然在解答这些疑问之前,还有个问题也让很多人困惑,最近震荡调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甚至出现了像是上周五那样的单日比较大的下跌?
可以被视作利空的事件是有一些的,但处在互联网发达、信息爆炸的现在,几乎可以说每天都有利空、每天也都有利好。换个视角,从最近大类资产走势的角度,A股确确实实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压力来自哪呢?
一个就是人民币汇率,11月以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持续在贬值,而伴随美债收益再度走高、中美利差也重返历史高位。
再有就是观察最近的上游商品的价格会发现,不仅没有出现通胀,甚至价格处于下降通道,背后是全球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导致的。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历史经验来看,股市的牛市通常都会伴随着上游商品的价格上涨,并且股票的结构定价通常要向其他大类资产看齐,所以这个阶段A股的波动,某种程度上说不算意外。
再叠加国内经济开始步入淡季,高频经济数据开始出现了季节性回落,三季报已经过去了、一直到明年3、4月都是业绩数据的空窗期,所以从基本面验证的角度来看,可以炒作的点少了些。
后市怎么看?
既然是这样,这个阶段难道要一直看空吗?
市场的下跌难免带来负面情绪,不过从眼下市场面临的环境看,阶段性修整后、市场大概率会面临一些布局机会,持续、大幅度下行的风险是比较小的。
盘面上,以上周五(11月22日)的行情为例,尽管大盘跌幅不小,但依然有78只个股涨停、跌停的个股只有17只,相比于指数的跌幅,跌停的个股数量不多,各个板块下跌的也比较均衡,一般来说这种均衡下跌的走势,是不会持续时间太长。并且12月还将迎来重磅会议,市场普遍预期,还将有增量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措施出台。已经有一些机构发表观点,认为"中线底部有望在12月上旬出现" (观点来源:浙商证券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18期:继续战术谨慎,做好"出击"准备)。
如果对未来的走势偏乐观,这个阶段应该更主动的加仓吗?
要是抱着"抄底"的心态,这个阶段是要谨慎的,行情本身还处在震荡中,一方面精准抄底的难度大,直接重仓买入面临浮亏时,心态上会陷入被动;另一方面题材与价值、小盘与大盘这个阶段常常呈现出跷跷板的特征,逢低布局的品种也是要斟酌的,也不建议盲目追涨热门题材。如果这个阶段想加仓,我们可以将"抄底"的目标,调整为通过逢低分批买入的方式、拉低手里持仓成本,如果对加仓品种比较纠结的话,A500ETF基金这种宽基ETF可以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