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迈入第三个年头之际,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方目光聚焦。当地时间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达了希望中国在乌克兰恢复和平与未来重建等方面提供帮助的诉求,此言论一出,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重建需要大量资金,而首要任务是获得安全保障。他认为中国在与欧洲的经济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潜力帮助阻止俄罗斯,并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同时特别指出,乌克兰不需要武器,从未向中国询问过武器问题,若中国愿意在解决冲突中发挥作用,乌方已做好沟通准备 。这番表态,既展现出乌克兰在当前局势下对外部支持的急切需求,也凸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影响力。

事实上,这并非泽连斯基首次释放希望中国介入的信号。此前,他就曾表示愿意让中国参与乌克兰问题的和谈,期待中国推动停战,并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援助和重建投资。而乌克兰外长瑟比加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在实现全面、公正、可持续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

面对泽连斯基的诉求,在2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称,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自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一直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致力于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中方将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直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扮演着劝和促谈的关键角色。早在2023年2月24日,中方就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明确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立场,为解决危机提供了全面且务实的方案。去年9月,中国还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积极呼吁通过外交方式实现全面持久的政治解决。

中国的立场和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方面,中国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不选边站队,在俄乌之间保持着平等对话的渠道,这为推动和平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援助、重建投资等方面具备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若未来参与乌克兰重建,将为当地的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不过,实现乌克兰的和平与重建并非一蹴而就,仍面临诸多挑战。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复杂多变,美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使得对乌援助存在不确定性,欧洲内部在对乌支持上也存在分歧。而俄罗斯与乌克兰在领土、安全等核心问题上的矛盾依然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前,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无论前路如何,中国始终是和平的坚定倡导者和践行者。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言:"凡是有助于和平的事,中国都积极支持;凡是加剧冲突的行为,中国都坚决反对。"相信在中方的不懈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协作下,乌克兰危机终能迎来政治解决的曙光,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