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无准备之仗,贸易战反击开始,美国终于尝到了苦头。中美贸易战已经持续了几年了,自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很多国人都觉得,面对美国的"进攻",我们的反击似乎显得有些不是那么有力,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在最近,中国打出了三招致命反击。

第一招,控制全球稀土。

自去年开始,我国商务部就开始逐步收紧稀土产品出口,在完善稀土出口流向监控的同时,根据国际局势进行出口量的调控,让整个西方的稀土库存处于够用,但是没有结余的状态,这么做,是为了降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稀土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确保我国的稀土牌高效、致命。

第二招,减少进口美国农产品。

自两年前开始,我国就逐步减少美国大豆的进口量,今年上半年,因为特朗普关税战的缘故,我国进一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采购,根据相关人员透露,中国进口商已经完成了9月大豆的采购,总量约800万吨,全部来自南美,没有一颗来自美国,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停止了向美国采购大豆。

第三招,停止进口美国能源。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七月,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总量不足一吨,是近五年来最低水平,以中国目前庞大的能源需求总量来讲,七月的数据等于是在告诉外界,中国已经停止从美国进口能源。

大家说,这三招反击够不够强力?只能说,绰绰有余,为什么?因为美国已经被打疼了,连特朗普都直言,中国有底牌,那不是废话吗?为了这三招,我国准备了整整七年。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国就开始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等重要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因为这些中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组织,是独立于西方主导的国际合作机制之外的,因此不会被西方势力影响,借助这些平台,我国不断加强和阿根廷、巴西、俄罗斯等国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我国粮食、能源的进口渠道,在我国对美国发动反击前,俄罗斯、阿根廷、以巴西为首的南美国家,就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和能源进口国。

美国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持续那么久,但相当一部分国人其实都明白,中美矛盾并非没有解法,但是美国最终选择了以贸易战的方式逼迫中国让步,只会让中国选择更加独立自主的道路。

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是一场不亚于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简单的强力反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势,也不可能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矛盾,只有积极备战,边打边谈,在最合适的时机打出最致命的一击,才能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意识到,贸易战并不能击败中国。

事实上,美国特朗普政府先后发动的贸易战、关税战的确让美国缓了一口气,但美国特朗普政府不顾国家形象、消耗国家信用、大搞霸权主义的行为,也给中国的发展带了新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美国已经不适合作为"世界灯塔"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

从某种角度讲,中美的攻守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关税战实际上是在构筑维护美国经济霸权的护城河,而中国正在通过与地区重要国家的合作重塑国际局势,利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创建更加公平、稳定的贸易机制。在我看来,中国的底牌,远远不止明面上看到的这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