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肉消费仍然疲软,生猪价格仍然萎靡不振,目前生猪价格在6-6.5元的范围波动,低的已经跌破每斤5元,多个省份猪价跌进5元,还有有的"破5入4",猪价进入寒冬时期。普通养殖场出栏的生猪价格已经低于生产成本,目前生猪生产成本普通养殖场每斤大约6.80元,集团养殖场大约每斤5.5元。普通养殖场出栏一头已经亏本100元以上,多的亏损超过500元,仍然有部分普通养殖场处于保本状况,就是养殖技术高的集团养殖场也已经陷入亏损状况。许多普通养殖场经营已经处于亏本状况,纷纷选择离开养猪业,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令人担忧。
生猪价格自从去年6月份开始回升到8月上旬达到每斤11元的最高价后就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连续一年多的下降,许多地方菜市场的猪肉早已经跌破10元价,真正属于白菜价范畴。养猪人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生猪价格在年底能够止跌回升,近几天生猪价格持续拉涨,但是回升幅度不大,这让很多养猪人既兴奋又担忧。是什么原因造成近期猪价回升?这次生猪价格回暖能够维持多久呢?

引起生猪价格暴跌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能繁母猪饲养量远超行业需求,无论是普通养殖场还是集团养殖场为了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减少疫病的传播和降低肥猪生产成本,纷纷采取自繁自养生产模式,国内母猪存栏一直超过4200万头,虽然从2023年就开始加速去产能化,根据统计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仍然高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养猪人都知道,只有减少母猪饲养量,控制仔猪生产量,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实际上许多养猪人都是持观望态度,都不愿意大量淘汰母猪,造成存栏的生猪数量超过市场容量,肥猪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导致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生猪价格很难止跌回升,只有猪价跌到一定程度并让行业连续亏损,才能促使行业自觉去产能。
其次造成猪肉消费疲软的原因是现在养殖场生产的猪肉确实越来越难吃,现在菜市场销售的猪肉都是养殖场生产的,瘦肉多肥肉少,好看不好吃,这是造成近年来猪肉消费疲软的主要因素,国内消费者的肉食品是以猪肉为主,上世纪猪肉的消费比例通常占肉食品的85%以上,本世纪以来猪肉消费占比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64.2%降至2023年的57.9%。现在猪肉越来越吃主要表现是现在的猪肉的瘦肉比较柴,瘦肉中没有油脂,同时猪肉有一股腥臭味,已经没有过去的猪肉那种特鲜香,现在的猪肉寡淡无味。
另外是在生猪市场如此萎靡不振的状况下国内仍然大量进口低价的猪肉,使国内养猪业雪上加霜,加速生猪价格的下滑。据资料报道, 2025年1-8月累计进口猪肉70.78万吨,同比增长1.8%,2025年8月末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3350万头,同比增长29.6%,市场猪肉供应量严重饱和。虽然这些冷冻猪肉主要供应肉食品加工企业,但是肉食品加工企业就会减少到市场购买新鲜猪肉,因此生猪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

从目前的形势分析现在生猪价格回升是生猪价格的触底反弹,年底猪价会持续回升,首先是政府启动收储1.5万吨猪肉的计划,这次大约可以收储肥猪16万多头,使上市生猪数量减少,达到供需平衡,促进生猪价格的回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市场猪肉价格是采用收储和放储来实现的。多年的调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政府出手干预,肥猪价低可以回升,高价猪肉可以下跌。
其次是养殖场囤积生猪进行二次育肥,减少上市肥猪数量,进行自保,养殖场大量减少肥猪上市,使上市肥猪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况,生猪价格就会止跌回升。
另外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进入一年一度的腌腊肉食品加工的最佳时期,腊火腿、咸肉、香肠等肉食品的加工量将进一步增加,猪肉需求量大量增加,促进生猪价格的回升。但是也特别担心养猪人的恐惧心理作怪,一旦猪价回升这些养猪人就会迫不及待地将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尽量出栏,那么很快就造成出栏肥猪出现供大于求,猪价反弹回升的状况很快就转为下跌状况,2022年7月份和2024年7月份出现短暂的生猪价格回升就是由于养猪人看见生猪价格回升迫不及待大量出栏肥猪,造成生猪价格回升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每次生猪价格回升只能维持在一个月左右就回落。
每年年底生猪价格都会回升的,一是"猪肉逢节必涨"的规律,每逢过节,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们就要共同哄抬猪肉价格,常年形成了"猪肉逢节必涨"的规律。二是年底是人们加工腊肉、香肠的最佳时期,加工腊肉、香肠是人们传统习惯,每年年底气温下降后人们都要加工制作一定数量的腊味肉食品,腊肉、腊肠和坛子肉后能够长期保存,肉食品经过腌制、熏烤后,肉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腊肉醇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僵,入口回味无穷。腊肉味道比新鲜猪肉香。
我认为今年年底前生猪价格会维持缓慢回升的趋势,能够维持到春节前,但是养猪人也不要渴望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会有大幅度回升,国内目前是不缺肥猪的,出栏的肥猪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分析认为今年生猪价格将维持在每斤8元左右的波动,很难突破每斤9元的价位,年底12月份就可以达到今年生猪的最高价位。在生猪价格回升期间如果养猪人仍然采取争先恐后大量出栏肥猪,不控制肥猪的出栏速度,那么年前生猪价格就很难能得到回升,而是一路持续下跌,继续保持生猪价格的低迷状况,消费者又要享受长时间的低价猪肉了。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把握好时机,及时出栏,避免错过高价。同时,普通养殖场要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进一步改善猪肉品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