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官公开喊话,大陆"没有执法权",话音刚落,大陆三句话定调
台高官公开喊话,大陆"没有执法权"。与此同时,就在她话音刚落之后,大陆直接三句话定调。台高官具体说了些什么?大陆又究竟是哪三句话定调的?
据多家媒体报道,不久前,台"海委会主委"管碧玲称,"中国大陆进入台管辖海域的行为多为骚扰,而不是执法;执法权牢牢掌握在台方手中"。很显然,管碧玲的这一番话,换言之,也就是说大陆"没有执法权"。
有专家分析称,从法理逻辑看,这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违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写入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共识,更是两岸共同的历史与法律根基。台海海域的管辖权,从来不是民进党当局的"私产",而是中国主权延伸的必然结果。大陆海警在相关海域执法,是依据中国法律保护海洋生态、规范渔业秩序的正当行为,如同地方警察在辖区内维护治安,何来"骚扰"之说?管碧玲刻意割裂台海海域与中国主权的关联,本质是想将"台独"分裂主张塞进"执法权"的外壳,妄图制造"两个主权"的假象,这种违背法理的言论,在国际社会根本站不住脚。
从现实行动看,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与责任推卸。台海巡部门多次对大陆渔船采取过度执法手段,扣船、罚款甚至威胁渔民人身安全,却对域外势力船只在台海附近的挑衅行为视而不见;反观大陆海警,始终以维护渔民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为首要目标,多次救助遇险的两岸渔民。管碧玲将大陆的正当执法污蔑为"骚扰",实则是想掩盖台方在海域管理中的失职,转移岛内民众对其施政无能的不满,这种只讲政治私利、不顾现实责任的做法,早已暴露其言论的虚伪性。
从民生影响看,这是将两岸民众福祉当作"政治筹码"的危险行径。台海海域是两岸渔民共同的"饭碗地",海域的稳定与有序,直接关系到数万渔民的生计。管碧玲的言论看似在争夺"执法权",实则是在制造两岸海域的对立氛围,甚至可能煽动台海巡部门采取更激进的执法行动,加剧海域冲突风险。一旦台海海域陷入混乱,首当其冲的就是两岸渔民,他们的生命安全与经济收入将受到严重威胁。将民众福祉绑架在"台独"分裂的战车上,这种冷血的政治操弄,只会让两岸民众更加看清"台独"势力的真实面目--为了夺权,不惜牺牲普通人的生计与安全。
归根结底,管碧玲的"执法权"谬论,不过是"台独"势力自导自演的一场政治戏码。中国大陆对台海海域的管辖权不容置疑,维护两岸民众共同利益的决心不会动摇。任何试图通过虚假言论分裂国家、制造对立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历史和民众抛弃,也必然会遭到坚决反制。
与此同时,就在她话音刚落之后,大陆直接三句话定调。日前,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针对此事明确回应称,其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海峡两岸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台湾海峡享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二,大陆海警在相关海域执法巡查是合法正当之举,目的在于维护相关海域渔业生产秩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其三,民进党当局胆敢挑衅滋事,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
需要指出的是,"台独" 势力妄图以谎言篡改法理、用政治操弄撕裂两岸,终究是蚍蜉撼树。台海的安宁稳定,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期盼;中国对台湾海峡的主权,更是不容任何势力撼动的铁律。民进党当局若执迷不悟,继续在海域问题上挑衅生事,只会进一步暴露其分裂本质,也必将在历史的正义审判中自食恶果。唯有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两岸共同利益,才能让台海海域成为守护民生福祉的 "安宁之海",而非政治操弄的 "博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