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10国全员到齐,伊朗公开发声感谢中国?中方一锤定音,将给足四大支持
根据环球网报道,天津,上海合作组织10国外交部长围坐长桌,一场牵动地区局势的对话就此展开。这场外长理事会会议,是上合组织今年最受关注的高层互动之一。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24年,从最初6国到如今10国全员参与,从区域安全对话平台成长为覆盖政治、经济、能源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国际组织,其国际影响力随成员合作深化持续攀升。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会议的焦点,藏在会场内外的频繁互动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身影格外显眼。他在会议间隙主动发声,将目光投向2025年6月的那场冲突: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造成伊朗军事设施、民用基础设施受损。尽管伊朗随后采取了反击,但最终选择停火--经济疲软的压力、军力重建的紧迫、核技术发展的瓶颈,让这个地区大国意识到,单靠自身难以应对持续的外部压力。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上合组织。阿拉格齐的请求很明确:希望上合组织成员尽快审议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并给予伊朗必要的政治支持与实际援助。
面对这一诉求,中方的回应掷地有声。作为上合轮值主席国,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会议期间提出五点发展方向:要坚持"上海精神"的初心,让"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理念继续指引合作;要把安全合作作为基石,共同应对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威胁;要以发展为目标,通过经贸合作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推动成员与周边国家关系更和睦;要守住公平底线,反对任何将私利凌驾于国际公利之上的行为。这些方向,既回应了成员对稳定的期待,也为上合未来十年的发展锚定了坐标。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更让外界关注的,是王毅与阿拉格齐双边会晤时的"四大支持"承诺。这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基于对国际局势和中伊关系深入考量的务实行动:第一,继续支持伊朗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对伊朗作为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明确维护;第二,支持伊朗抵御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直指某些国家以"规则"为名行"双标"之实的做法;第三,支持伊朗通过政治谈判维护合法权益--传递出对话而非对抗的解决思路;第四,支持伊朗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为地区和解注入新动力。
阿拉格齐感谢中方给予伊方宝贵支持,表示伊方发展对华关系的意志更加坚定不移,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伊朗支持中方的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和筹办天津峰会,愿加强两国高层交往、深化互利合作,继续同中方坚定相互支持。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
若成员在伊朗问题上形成统一立场,不仅能通过联合声明、公报等形式向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更能通过经济合作为伊朗缓解压力。
但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仍给合作带来挑战。以色列背后的美国支持、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威胁……这些都让地区和平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不过,上合组织的存在,至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选项:它不搞阵营对抗,不附加政治条件,只聚焦共同利益。正如王毅在会议期间所说:"对话协商是解决分歧的唯一正确路径。"这种立场,既符合伊朗的现实需求,也呼应了全球南方国家对公平国际秩序的期待。
当10国代表在天津讨论地区未来时,他们不仅在为一个组织的未来谋划,更在为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添砖加瓦。正如一位参会的上合成员代表所言:"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像上合这样的平台--它让我们相信,团结合作仍能为解决问题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