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这位日本首相也是憋屈,上任还没满一年就要跑路了。9月7日,这位"短命首相"终于扛不住党内的集体"逼宫",以"不愿党内分裂"为由,决定辞去首相职务。

说起来也真是够搞笑的,石破茂去年9月好不容易当上自民党总裁,10月风风光光地坐上首相宝座,本来任期能到2027年9月,结果现在连一年都没撑过去。

要说石破茂这次栽得有多惨,看看7月参议院选举的结果就知道了。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原本信心满满要拿下50个席位保持过半,结果只搞到47席,直接翻车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败选,这是历史性的大败!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在参众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席位。用日本媒体的话说,这叫"历史性惨败",一点都不夸张。70年的老牌执政党,愣是让石破茂给折腾成了少数派政府。

更要命的是,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也跌成了狗,从上任时的风光无限,一路暴跌到20.8%,要知道,在日本政坛,内阁支持率跌破20%就是进入"下台水域"了,基本就是在告诉你"兄弟,可以收拾东西走人了"。

民调显示,29.7%的受访者选择"不抱期待",21.9%的人说他"没有领导能力",21.6%的人直接回答"政策不行"。这三个数字加起来,基本就是在说:石破茂,你不行!

选举一败,石破茂在党内的地位就彻底不稳了。自民党47个地方党部中,有17个直接明确要求提前选举首相,这是在明摆着要他下台的节奏啊!

更搞的是,295名自民党议员中,已经有111人支持提前选举。这还不算完,连法务大臣铃木馨祐、前首相麻生太郎这些党内大佬也都跳出来要求提前选举。

石破茂这下真是四面楚歌了。7月23日,他还硬撑着跟媒体说"没有辞职的打算",结果没过几天就开始松口风说要"充分审查",到了9月7日直接宣布辞职。这前后反差,真是让人看了都替他尴尬。

石破茂一走,继任者问题就成了焦点。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呼声最高的是高市早苗,这位63岁的女政客是保守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

高市早苗这个人,那可是安倍晋三的铁杆门徒,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还是参拜靖国神社的常客。2024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她在第一轮投票还拿了第一名,虽然最后败给了石破茂,但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她真的上台,那日本的政治光谱就要明显向右偏移了,这对中日关系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除了高市早苗,其他潜在候选人还包括小泉进次郎、林芳正等。小泉进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今年43岁,打的是改革牌,在年轻人中挺受欢迎。但问题是他执政经验不足,能不能hold住局面还真不好说。

石破茂这次栽跟头,说到底还是因为日本现在的处境太尴尬了。一边是美国老大哥天天要求日本加大防卫费支出,跟着美国在印太地区搞对抗;另一边是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经济上根本离不开。

石破茂本来想在中美之间搞平衡,结果两边都没讨好。对美国,他在关税谈判上让步太多,国内物价上涨老百姓不满;对中国,他又要配合美国的遏制政策,搞得中日关系也很紧张。

最搞笑的是,他还想在任期内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访日,结果连自己的位子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招待客人?

石破茂这一辞职,又给日本政坛添了一个"短命首相"的案例。回想起来,日本这些年的首相真是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

为啥会这样?说穿了就是日本现在面临的挑战太多太复杂了。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化、中美博弈加剧、地区安全形势紧张,哪一个都不好应对。

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值又特别高,经济不好要负责,物价上涨要负责,外交搞砸了也要负责。这种情况下,首相的位子就成了烫手山芋,谁坐上去都不好受。

石破茂的辞职,对中日关系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高市早苗真的上台,以她的右翼立场,中日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多波动。

高市早苗这个人,对华态度一向比较强硬,在历史问题上立场也很右倾。她如果当了首相,很可能会在台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敏感议题上采取更加挑衅的态度。

当然,不管谁当日本首相,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摆在那里,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但政治关系的恶化,肯定会给双边合作带来更多障碍。

石破茂的下台,美国那边估计也得重新盘算对日政策了。石破茂虽然在很多问题上配合美国,但在一些关键议题上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换成高市早苗这样的右翼政客,可能在配合美国遏制中国方面会更加积极,但在经济政策、财政支出等问题上可能又会有不同的考量。

特朗普重新上台还没多久,再面对一个新的日本首相,双方还得重新磨合。日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现在还真不好说。

不管是石破茂还是他的继任者,都得面对一个现实:日本既不能完全倒向美国,也不能完全疏远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政坛的这种频繁换人,恰恰是政策不稳定的表现。这对日本自己不是好事,对地区稳定也不是好事。

问题来了,日本的下一任首相能撑多久?还会不会又是一个"短命首相"?答案可能很快就会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