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停火后,以色列国防军开始公布"崛起雄狮"行动中对伊朗轰炸的细节,并且随后发布了行动评估报告,详细总结了以色列自主研发的武器系统表现:以色列空军战斗机出动1270架次,摧毁伊朗50%的导弹发射器,暗杀30多名伊朗高级安全官员,袭击伊朗3处核设施,拦截1000多架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对伊朗无人机拦截率超过99%,救援人员抵达事故现场平均时间为15分钟。
在报告中,以军强调自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伊朗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还保护了以色列本土安全。另外,也重点强调了情报工作的战果,比如摩萨德协同以空军执行了执行"纳尼亚行动"暗杀科学家。地面突击队潜入伊朗协同空袭等。
以军公布这些,除了吹嘘自己厉害,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要钱!以色列国防部一边宣称"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与导弹项目发展",一边向该国财政部申请增加预算600亿新谢克尔(约合176.8亿美元)。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价值几百万美元的"箭"式防空系统的导弹库存基本耗尽,空军的进攻型武器(主要是美国声称的导弹)所剩无几,加上还需要大量的无人机,外加500辆悍马,再补充一些航空燃油。而这些都不在原本的预算中,需要拨付。
结果,以色列财政部就回复了一句:过度招募预备役军人浪费资源,耗费军费。先解决军饷开支过高的问题,然后再谈要钱的事情。
要知道,以色列是军事强国,每年的军事预算是伊朗的几倍。原本2025年的军费预算是272亿美元,结果这才过半年,以色列国防部就要上调近200亿美元,这样算下来,一年至少需要800亿美元以上的费用。
而多项数据显示,巴以冲突半年内已造成以色列经济损失560亿美元,预算赤字攀升至GDP的7.2%。以色列对伊朗轰炸和伊朗报复期间,以军支出约为150亿美元,直接损失也在150亿美元左右。加上美军免费援助的近百亿美元,一共损失近400亿美元。无疑对以色列经济又是一次重大打击。
这一切损失还不包括社会动荡,商业、生产活动停止等损失。如果全部算下来,经济支出将是惊人的。本来以色列家底好,还能撑一撑,但是禁不住胡塞武装也没完没了地发射导弹,继续破坏以色列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长期的冲突导致以色列的资金流出很快,不少资本避险,目前以色列公共债务已突破GDP的80%,如果长期战争下去,以色列没被打趴下,经济先跳水了。
另外即便美国全力援助,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加上欧盟2025年启动1500亿欧元防务基金,明确排除以色列军工企业参与,迫使以色列更依赖美国供应链。而美国民众对长期援助以色列也充满了怨言,多次举行抗议活动,干扰涉及以色列预算的国会听证会。
以色列的战争特别税让其工薪阶层每年至少支出5000美元,如果继续下去,以色列民众首先就要受不了了。天天躲防空洞,工作没法进行不说,还要交钱打仗。以色列在防御伊朗导弹袭击的12天内,每天的拦截和进攻成本都在5亿美元以上,而伊朗花费十分之一都不到。
说白了,伊朗被轰炸的损失很大,但是导弹摧毁以色列目标的收益也很大。由于伊朗国土相对广阔,可以与以色列进行为期数月的消耗战。并且按照测算,每天发射30-40枚导弹,不出三个月以色列就真的撑不住了。只要美国和以色列不派遣地面部队入侵伊朗,就根本无法让其彻底失败。
所以,以色列停火的真正原因有两个:一是补充弹药,二是让经济喘口气。美国最新批准了价值5.1亿美元的航空炸弹订单,一共近7000多枚2000 磅 BLU - 109 钻地炸弹和500 磅 MK - 82 通用炸弹,预计还有很多没有公布的拦截弹。很可能以色列近期还要对伊朗展开轰炸,但是弱点也就彻底曝光了。
只要伊朗能顶住轰炸,按月份计算对以色列继续发射弹道导弹,还是有彻底翻盘的可能。即便美军介入,也无法改变以色列和美国防空系统拦截率暴跌的实际。目前,美国军火商开足马力给以色列供货,甚至切断了对乌克兰的供应,但是一旦以色列陷入消耗战,美国的援助根本改变不了局面。
所以,现在历史其实把钥匙交给了伊朗,就看伊朗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