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国女篮在海口体育中心迎战澳大利亚亚洲杯国家队。澳大利亚开场就依靠强硬的防守让中国女篮吃尽了苦头,上半场中国女篮连续出现失误、连续仓促出手,进攻效率很低,上半场被拉开了24分分差。虽然中国女篮第三节加快转移球速度,打出一波进攻高潮,将分差追至7分。但是末节中国女篮后劲不足,最终以13分之差告负。
7月8日19:30中国女篮将移师长沙体育中心,再战澳大利亚女篮三队。但是从中国女篮与澳大利亚的第一场热身赛过程来看,中国女篮即使张子宇复出参赛,比赛获胜的希望仍然不是很大。中国女篮目前存在三大隐忧,让中国女篮无法取得良好的表现:
第一、中国女篮在防守端与对手的防守强度无法匹配。第一场热身赛中国女篮失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手撕咬性防守让中国女篮进攻乏术。中国女篮持球时,总是有澳大利亚球员进行贴身防守。无论是李缘这样的控球后卫,还是韩旭这样的中锋,都会受到缠绕性防守。澳大利亚不仅是要防的中国女篮无法突破、无法投篮,甚至连传球接球都不舒服。
第二、中国女篮的进攻乏术,战术根本就打不出来。并不是中国女篮没有进攻战术,而是因为中国女篮在对手压迫性防守之下,球员们连做出动作的空间都没有,哪来的什么战术配合?反观澳大利亚进攻就是最基本的掩护投篮、挡拆顺下,中国女篮的球员却总是跟不上对手。中国女篮的节奏与对手有明显的差距,这不是靠短时间集训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中国女篮球员们的个人能力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单说防守方面中国女篮除了杨舒予、张茹等球员,其他球员的防守距离澳大利亚球员都差距较大。比如外线的李缘在防守后卫突破时,脚步的移动速度就比对手略慢,虽然能跟住对手,但是无法形成有效的干扰。再比如内线的韩旭,韩旭在防守对方中锋时,总是距离对手一步半,这样对手无论投篮、还是传球都有较大的空间。反观澳大利亚中锋的紧贴韩旭,韩旭无论出手还是传球都受到对手的有利干扰,打的非常不舒服。
其实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女篮球员的天赋没问题,但是球员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问题的产生很明显,就是日常的比赛、训练强度,与对手存在明显的差距。也就是说我们的WCBA联赛,与欧美女篮联赛的强度存在明显的差距。球员们在WCBA联赛的防守强度要求不高,进攻也始终按照WCBA的防守标准,一旦遇到澳大利亚这样强硬的球队,球员们马上动作变形,什么进攻战术也打不出来了。
其实欧美的国家队集训时间都是很短的,大部分都是球员在俱乐部进行锻炼,然后大赛前进行短暂的磨合。这是因为欧美俱乐部的比赛强度,并不比国家队差。而我们的WCBA联赛,是世界上薪资水平最高的联赛,却为啥办成了世界第三级别的联赛呢?也许解决了这个问题,国家队的问题才会彻底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