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遭遇开战以来最严重指挥层损失,朝鲜3万大军要入俄参战?特朗普预感不对,一通电话打给普京。
环球网报道,乌军4枚导弹精准命中库州科列涅沃的俄军前线指挥所,俄海军副司令古德科夫少将当场阵亡。
这位三个月前刚被普京破格提拔的将领,原本负责统辖所有海军步兵部队,他的死亡直接导致俄军在苏梅方向的指挥链断裂,更让俄军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这次袭击发生在俄军筹划新一轮攻势的关键节点,自4月宣称"解放库尔斯克全境"后,俄军持续向苏梅方向增兵,目前已经集结超过5万兵力,意图对苏梅州发动大规模进攻,并建立"缓冲区",以夺取谈判筹码。
但古德科夫作为前线核心指挥官,其阵亡导致指挥链出现断层。现在俄军必须迅速进行人事调整,否则很有可能错失夏季攻势的窗口期,反倒给乌军创造了反击的机会。
此外,古德科夫之死不仅打乱了俄军部署,更暴露出指挥所位置泄露的致命漏洞,因为科列涅沃距离乌克兰苏梅市仅几十公里,乌军极有可能是通过无线电监听或特种侦察锁定目标,随后使用"海马斯"发射的ATACMS导弹实施精确打击。
前线战场态势的突变,让普京不得不加速了与朝鲜的军事合作。据乌克兰情报机构最新披露,朝鲜计划将援俄部队规模扩大两倍,增派2.5万至3万名士兵赴俄作战。
若加上此前已部署的1.1万作战部队和6000名工兵,朝军在俄总兵力将达4.7万人。美媒引述西方情报官员说法证实,这批新增援军将打破此前只在俄本土活动的限制,直接投入乌东战场。
这些朝鲜援军不仅填补俄军兵力缺口,其擅长阵地战与炮兵协同的特点,恰好能配合俄军当前"火炮开路、步兵巩固"的战术,在哈尔科夫至顿涅茨克长达300公里的战线上形成多点压力。
其实这次朝俄联合作战早有征兆,此前绍伊古三个月内三次访朝,而朝鲜更是高调视察特种部队。所以,尽管俄朝官方目前尚未公开证实增兵计划,但美媒认为,朝鲜已启动运输筹备工作。
而俄军也正调动运输机、船舶和铁路系统,计划先将朝军运至西伯利亚训练,再投入前线。预计7至8月就能投入俄军筹划中的波克罗夫斯克攻坚战,该方向已集结11万俄军,成为下一阶段战略焦点。
回头来看,古德科夫阵亡与朝鲜增兵两件事看似孤立,实则构成俄乌冲突升级的关键链条。对俄军而言,高级将领被斩首虽属战术失利,但朝军驰援能让俄军集中精锐主攻波克罗夫斯克,同时在库尔斯克-苏梅方向维持攻势,避免因指挥层断层导致战线崩溃。
如今,乌克兰方面陷入了两难。尽管精确打击重创俄军指挥系统,但朝军参战将改变战场人力资源对比。3万朝军足以承担1-2个战略方向的防御任务,释放同等数量的俄军投入进攻。
更棘手的是,朝鲜士兵对伤亡承受度极高,其"人海战术"可能抵消乌军的技术优势。目前乌军已调集第93机械化旅等主力增援苏梅州,但若朝军如期抵达,俄军很可能在接下来两个月内形成东、北两线夹击之势。
预感不对的特朗普与普京进行1小时秘密通话,这场被俄方称为"坦诚且建设性"的对话,却以特朗普公开承认"未取得任何进展"收场。
普京明确表态:在乌克兰去军事化等"根本条件"满足前,俄军不会停火。而特朗普一方面强调"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另一方面直接给俄罗斯送出大礼,决定暂停向乌交付关键武器,还公开抱怨"拜登掏空了我们的军火库"。
现在的俄乌局势明显对乌克兰更为不利,此前北约内部评估显示,俄乌双方军队都已逼近体能极限,俄罗斯尚能维持当前攻势约一年,而乌克兰的防线可能在未来六个月内崩溃,除非西方立即开启新一轮大规模军援,但这显然不现实。
欧洲虽承诺增援但产能捉襟见肘,德国被迫从中东调集"爱国者"导弹援乌。乌克兰外长紧急召见美国大使抗议,却只得到模糊保证。
现在已经有部分西方情报官私下预判,倘若夏季前战局急转直下,乌军可能面临"雪崩式溃败"。
但乌克兰人不会放下武器,可一旦失去西方输血,下一个被俄军旗帜插上的可能就是敖德萨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