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有惊无险,还是当上日本首相了,日本迎来第一位女首相,但日本舆论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只有浓浓的不安。

(高市早苗成功当选日本首相)

当地时间10月21日,日本首相指明选举的结果出炉,高市早苗在日本众议院第一轮的投票中获得过半票数,成功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

日本因此迎来了第一位女首相。

说起高市早苗此次当选,可谓是有惊无险。

因为在首相指明选举的十天前,公明党突然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结束了两党长达26年的结盟关系。

当时外界都在猜测,这可能会导致高市早苗没法获得众议院过半票数,使得自民党20多年来,可能会首次出现总裁没法当选日本首相的尴尬局面。

最后在这十天里,还是高市早苗找上日本维新会寻求结盟,前者以答应后者数个条件,换来了维新会的支持,两党达成联合执政,才确保了高市早苗此次当选。

但好不容易当选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却没有得到日本舆论的叫好。

(好不容易当选,高市早苗却没得到欢呼)

高市早苗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但日本全国上下没有庆祝,没有欢呼,反而氛围沉重。

日本舆论主要担心的有两点问题,一是极右翼的自民党和极右翼维新会的联合执政,能是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注入一些新动力,改善民众的生计?还是日本政坛会陷入更加混乱的争权夺利?日本民众的生活依旧没法改善?

毕竟自民党和维新会的结合,更像是临时搭伙的权宜之计,并非真的志同道合。

我们上面也提到了,高市早苗答应了维新会数个条件,才换来了维新会的支持。

维新会总共提出了12项条件,包括在两年内将食品消费税下调至0%、明年提出法案设立大阪"副首都"等等。

然而,维新会提出的这大部分政策,想要实现的难度极大,不仅自民党内有反对声音,还面临众议院其他党派的阻力。

若是自民党没法兑现这些条件,日后两党很有可能快速走向决裂。

(自民党和维新会的执政联盟很脆弱)

维新会本身也没有很看好自民党,虽说双方是联合执政,但维新会又向自民党提出了,"内阁外合作",也就是说,维新会成员并不会进入高市早苗的内阁。

维新会为什么这么做?他们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

等到高市早苗民调下滑,被批执政不力的时候,维新会的政客们可以随时抽身,不会受到高市内阁风评的影响。

外界舆论一致认为,本届日本政府恐怕干不长,高市早苗也会是个"短命首相"。

那日本民众更关心的民生问题,自然也得不到解决了。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的股市虽然涨了,但上班族的工资还是没涨,物价依旧走高,日本民众可没有心思关心,本届政府的首相是男是女。

日本舆论的第二点担心,是会不会迎来史上最危险、最"反华"的一届政府?

众所周知,高市早苗此前属于安倍派人物,也是一个极端反华鹰派。而日本维新派同样也是右翼政党,是与安倍政治理念最为共鸣的政党。

如今他俩的结合,让日本舆论都陷入了"安倍政治复活"的噩梦。那对中国的态度将会如何,不言而喻。

此外,高市早苗在当选后,还第一时间指定了内阁人选,其中将小泉进次郎从农水大臣转任防卫大臣。

(小泉进次郎是日本著名的废话文学大师)

小泉进次郎就是一个"废话文学大师",肚子里没什么货。

由他来担任防卫大臣,也就意味着,日本自卫队的不确定性会提高,将危险的东西娱乐化,从而掩饰自卫队更加暴走的事实。

也因此日本舆论都很担心,一个是反华的执政联盟,一个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防卫大臣,是否会将日本推向与中国对抗的危险边缘。

因此,高市早苗的历史性胜选,并未在日本国内激起开创新时代的喜悦波澜,反而像一片沉重的阴云,笼罩着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一个由临时政治联盟拼凑而成的脆弱政府,一位以强硬保守立场著称的女首相,再加上一个被娱乐化包装的危险防卫团队,共同构成了日本政治前景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股市的短暂上涨,无法掩盖政治根基的动摇。高市早苗的"历史性"任期,恐怕将更多地在联合执政的内耗与外交的挑战中挣扎,而非开创一个日本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