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美国人就是死鸭子嘴硬,你把他们火化了,最后从炉子里面出来的那也是骨灰+一张嘴。而且这张嘴还在喊:我没有死。

你让美国人承认自己的空战能力比中国弱,比杀了他们都难。

然而今天,美国首次公开承认,自己的空军可能,没准,真的,搞不好,也许,不是中国空军的对手。

2025年5月9日,美国官方承认中国歼-10CE战斗机在克什米尔空域完成"一机双杀"的史诗级战果。歼-10CE装备的氮化镓AESA雷达探测距离达300公里,配合霹雳-15E导弹180公里有效射程,在印度"阵风"战机尚未启动"流星"导弹(150公里射程)时已完成击杀。

KLJ-7A雷达的0.8米直径天线较"阵风"的0.55米雷达探测优势达60公里,让美军现役F-16的AN/APG-83雷达相形见绌。而且,ZDK-03预警机0.8秒/次的数据更新频率,相较印度费尔康预警机的6秒周期,形成碾压级信息优势。此外,歼-10CE通过DSI进气道、雷达天线倾斜安装等细节设计,将RCS(雷达反射面积)控制在1㎡以下,这种"准隐身"特性使其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先机,而美军F-16的RCS仍高达5㎡。

美国五角大楼内部评估也不得不承认,此次空战暴露了自身的三大致命短板。在预警机方面,E-3预警机的数据带宽落后中国空警-500约37%,这种差距在体系对抗中会被指数级放大。若台海冲突爆发,美军航母舰载机可能面临超过200个移动目标的识别困境。

导弹研发上,霹雳-15在我军内部已经不算顶尖,霹雳-17和霹雳-21的列装进度,已超越美军AIM-260的研发节奏,更严峻的是,JATM导弹项目因预算削减暂停。维护体系上,F-35A仅51.5%的战备率与120天的隐身涂层修复周期,对比中国三大飞机制造厂200架/年的产能,凸显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系统性衰退。

目前,我国空军拥有53个航空旅,战斗机数量接近2000架。歼-20隐身战机超过300架,歼-16多用途战机超过400架,再加上其他型号战机,整体规模相当可观。而且这些战机基本集中在本土,在东亚地区形成了极高的密度,区域优势明显。相比之下,美国的飞机虽然总数更多,大概在3000架左右,但分散在全球各地,在局部地区难以形成绝对优势。

在装备质量上,中国空军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歼-20作为中国空军的王牌,其隐身性能依靠独特的气动布局和吸波材料,雷达反射截面极小,敌人很难发现。再加上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先进航电系统,在空战中优势显著。歼-16作为四代半多用途战机,装备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十几个目标,武器挂载能力强大,可携带多种导弹执行不同任务。

体系化作战能力是衡量空军实力的重要标准,中国空军在这方面同样表现出色。空警-500预警机能够在几百公里外发现目标,并有效地指挥战机作战;运-20运输机能快速投送物资和人员;电子战飞机可以干扰敌方雷达。这些装备相互配合,使中国空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具备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

从材料革命到量子通信,再到军工体系的生态重构,中国空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歼-10CE机身复合材料占比达23%,配合WS-10B发动机14.5吨推力,推重比超越F-16Block70。疑似搭载的中国量子通信试验模块,若实现量子加密传输,现有电子战手段将彻底失效。从霹雳-15E到歼-10CE的"白菜化"量产,折射出中国军工"设计-制造-升级"的闭环生态,对比洛马公司F-35的全球供应链困境,这种自主可控性更具战略价值。

美国空军曾经的霸主地位,如今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谓的"世界第一空军"名号,恐怕也只能成为其自我陶醉的"遮羞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