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早报》报道,解放军第76集团军某旅在一场协同攻击对抗演练中,投入了"机器狼"四足机器人,以及兼具察打功能的穿越机。演练打响以后,这些"机器狼群"以"三三制"战术开展行动,突破了传统步兵作战模式,标志着我国陆军智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批智能机器狼群创新性地融入了解放军陆军经典的"三三制"战术体系。每个步兵班编配3台机器狼,与9名步兵战士组成3个"人机协同战斗小组"。1号机器狼担任前锋侦察,配备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2号负责火力支援,搭载机枪和榴弹发射器;3号是战术预备队,可根据战场情况快速切换反装甲或防空模式。这种编组使单班作战半径扩展3倍以上,火力密度提升2倍以上,完美诠释了"分布式杀伤"的现代作战理念。无疑是对传统步兵战术的一次彻底颠覆。
大量事实表明,以无人机、无人艇、四足机器人、无人地面车辆等为主的无人装备,正在颠覆原有作战样式,加速武器装备更新迭代。仅以俄乌冲突为例,若干无人装备参与其中,它们能够遂行包括侦察打击、监视设伏、布雷排雷、火攻劝降等在内的多项任务,且在效费比方面拥有出色表现,进而引起各国高度重视。
目前,地面作战机器人已经来到战场。不久前甚至有士兵向机器人投降的战例。据乌克兰第3"亚速"独立突击旅的消息。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依靠无人机与无人地面车辆,炸毁俄军前沿据点以后,迫使多名俄军官兵向前者投降,并将其成功押送至乌军阵地,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机器人部队首次俘虏战俘的先河。同理可推,四足机器人在投入战场后,也具备创造此类战例的能力。
在去年的第15届珠海航展上,中国军工面向海内外用户推出了多款四足机器人。例如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开发的"哮天-100",通过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作战需求配备机枪、榴弹发射器、反坦克火箭筒等武器。建设工业集团推出了大型四足机器人,集成有7.62毫米转管机枪,凭借火力持续性优势,可承担步兵火力支援任务等。
央视报道的"机器狼群", 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与云深处科技公司联合开发而来,曾在去年成为航展明星。公开资料显示,"机器狼"全重70千克,拥有较强的机动性与适应性,具备在复杂地形环境下与步兵一起行军和战斗,还有高壁垒跨越以及攀爬楼梯等能力,能在绝大多数地形行走。在历次对抗演练中,"机器狼"表现出了对山地环境的高适应性。
与以往的四足机器人不同,"机器狼"更注重集群协同概念,进行"狼群作战"。"机器狼"会以作战小组形式参战,这与解放军的"三三制"战术不谋而合。该小组通常由1台侦察探测型、2台综合打击型,以及1台运输保障型等"机器狼"组成,作战半径可达2千米、续航时间则为3小时,且能支持自主组网节点最大30个(台),战场控制能力不容小觑。
在实战过程中,一方面可将"机器狼"作为先锋,然后辅以少数步兵分队,实施侦察监视、障碍排除、火力摧毁等任务,形成有利态势,为后续作战开辟出安全走廊。另一方,"机器狼"与步兵分队混合编组,协同作战,为步兵提供立体警戒、火力支援和物资补给等。
在未来战争中,复杂山地、水网地域、丛林地带、城镇居民地,向来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就要求解放军调整战术打法与装备运用,通过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协同,可将人员伤亡率与装备折损率降至最低,甚至实现"零伤亡"作战。
"机器狼群"的出现与运用,标志着解放军步兵在作战形式方面的转变提升,步兵携手"机器狼群"与穿越机,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作用,诸如先期侦察验证、要点精打清除、掩护突击冲入等,如此将会大幅提升步兵的作战效能。
除了本文主角"机器狼"外,解放军还装备有多款四足机器人并配备到了基层部队。在不远的将来,由智能机器狼群、多种无人机和外骨骼战士组成的数字化合成营,将重新定义"步兵作战"的战场规则,让步兵作战效能显著提升,为新时代的军事变革写下中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