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多,最近俄乌冲突出现了新迹象,普京自曝前线投入70万俄军,俄外长也表示有条件妥协,这是不是意味着俄罗斯不想打了?特朗普一句话道破天机,普京现在没得选,最终只能停战。
当地时间9月17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视察顿涅茨克前线时表示,俄军几乎在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方向保持攻势。
"西部"集群部队在哈尔科夫州推进,"东部"集群部队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扎波罗热州推进,尤其是红军城方向的战斗尤为激烈。
紧接着18日,普京在会见国家杜马各党派领导人时又曝出了一个猛料,他称前线作战的俄军兵力超过70万,并强调需要为战后军人回归社会制定安置方案。那么普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公布这条消息呢?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公开兵力也有助于稳固国内信心。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投入传递出一个信息:俄罗斯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也在为战后退役军人的安置和社会稳定做准备。
这与普京近期强调的退役军人就业安排相呼应,显示出对国内军人群体和社会舆论的重视。
另一方面,这也为俄罗斯接下来的妥协谈判提供了筹码,根据《俄罗斯报》网站的消息,俄外长拉夫罗夫在19日的一档节目中明确表示,俄罗斯愿意有条件妥协,但前提是保障国家安全利益和乌克兰境内俄语人口权利。
因此普京此时公布俄军在前线的总兵力,实际上为未来谈判提供了筹码。
俄方希望在与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的谈判中,能够以兵力投入和战争消耗作为谈判条件,争取在安全和利益上获得更多保证。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是真的不想打了?
当前俄军在乌克兰投入了庞大兵力,战争消耗巨大,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俄罗斯2025年的军费多达2040亿美元,占俄罗斯GDP的6%以上。
然而就在近期,全球能源市场发生变化,油价下降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压力,而能源收入下降迫使俄方重新评估战争成本。
同时,特朗普还没有放弃斡旋俄乌冲突,他访问英国期间坦言,普京让他失望,他原以为俄乌问题最容易解决,实际上非常复杂。但他强调,普京在现状下别无选择,最终只能结束冲突。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并不只是口头警告,还在采取行动来迫使普京妥协。
乌克兰媒体在18日宣布,首批"欧洲买单"的美制军事支持已运抵乌克兰,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导弹等,总值约10亿美元。
同时美国国务院还批准向波兰出售价值7.8亿美元的"标枪"导弹系统,这些措施一方面增强乌克兰防御能力,另一方面也对俄方形成间接压力,美国与北约盟国的联合行动,意在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迫使俄罗斯在谈判桌上让步。
当前,不光北约在对俄罗斯施压,日本也加入了这一行动,美国《防务新闻》17日报道称,航空自卫队首次将战机部署至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北约基地,这被视为对未来常态化海外部署的预演。
日本机群包括F-15战斗机、C-2运输机以及美制加油机。专家指出,这次行动不仅是对北约安全的支持,更是对俄方的战略震慑。
可以说当前俄罗斯的处境有些不妙,尽管在战场上俄罗斯占据着上风,但是在战场之外,俄罗斯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波兰因无人机事件,将4万大军部署到边境,而北约其他国家也正在加强东翼的部署,这些举动对俄罗斯来说就是明晃晃的威胁。
实际上,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不仅对俄罗斯造成了极大影响,美国也遭到了反噬。
对俄罗斯方面来说,兵力和财政消耗巨大,国防支出不断增加,同时也引发退伍军人安置和社会稳定问题。普京明确提出,需要妥善安排退役军人的就业和社会融入,这显示战争带来的社会压力不容忽视。
而美国方面,持续对乌支援和北约军事行动增加了财政负担,也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双方都在高强度消耗中寻找战略平衡。
当前,俄罗斯可能的妥协路径已经初步显现,拉夫罗夫提出的条件包括国家安全、俄语人口权益以及未来协议中各方利益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俄罗斯外长将会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会晤,这本身就是释放信号,也意味着俄罗斯不大可能无条件撤军或放弃对乌克兰的影响力,而是寻求在维持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外交解决。
例如俄罗斯可能在战俘交换、人员撤离、能源出口、粮食通道等议题上表现出更大灵活性。
尤其是粮食出口,俄方过去在联合国框架下就同意过黑海粮食协议,只是因为执行不平衡而中止。未来如果有更公平的机制,俄方可能再次同意类似安排,用以改善其国际形象并争取部分制裁松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俄乌冲突的拐点已出现?
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尽管俄罗斯的外交信号显示,已做好妥协准备,但是俄乌和谈已经暂停,双方目前仍是在前线持续对抗,可以预见,俄罗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会继续强化对乌克兰的打击力度,直到自己的目标实现。
毕竟普京已经表示,俄罗斯国防工业和军队发生质变,这需要资源支持,而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在上月底就表示,今年国防部已成功调整财政开支,从而缓解了军费对国家经济带来的压力。
总而言之,俄罗斯的妥协不会是根本性的放弃,而更可能是一种"有限度的现实让步",而俄罗斯的3大目标也是不会动摇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战争不是英雄的游戏,而是智慧的较量。"
俄乌冲突提醒世界,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战争走向的,是各方如何在压力和利益之间找到理性的妥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