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沙希德·哈什马特,翻译/观察者网 唐晓甫】
克什米尔争端:概述
查谟和克什米尔争端是联合国成立以来最悠久的冲突之一。自1947年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已交战五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曾多次通过旨在以联合国名义解决该冲突的决议,但由于印度拒绝遵守这些决议,始终未能付诸实施。
19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几乎同时独立。1947年10月27日,印度军队非法占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这迫使巴基斯坦军队作出反应。1948年4月,巴基斯坦军队进入查谟和克什米尔,以阻止印度军队的进一步推进。最终,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被印巴双方分割控制。
1948年1月1日,印度政府向联合国提出申诉。安理会于1948年1月17日通过第38号决议,1949年1月20日通过第39号决议,并成立了联合国印巴委员会(UNCIP)。UNCIP建议"通过自由公正的公民投票决定该地区是归属印度还是巴基斯坦"。印度曾承诺让克什米尔人民行使自决权,然而却不断以武力维系对查谟和克什米尔的严酷统治。同时自1948年以来,安理会虽多次通过相关决议,但均未能得到强制执行。
克什米尔争端是印巴两国紧张与对立的根本原因。两国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和1999年爆发四次大战,另在1998年、2002-2003年、2010年、2019年和2022年多次濒临战争边缘。2019年,由于印方在实控线一带的冒险行动,巴方曾对印度发动报复性打击,宣称击落包括一架米格-21在内的两架印度战机,并俘获一名印度飞行员。巴方出于对印方的善意将其送回印度。最终,在国际社会干预下,2019年的紧张局势才得以缓和。
2019年被俘的阿比南丹中校
本轮局势升级
早在2019年印方借口普尔瓦玛事件发动对巴打击时,巴军方就对印度方面此类举动深感警惕。当时巴方就判断印方未来可能再次策划类似"假旗"事件。
而到了2025年4月22日,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期间,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就传出"4至5名恐怖分子袭击帕哈尔甘旅游度假区"的消息,印方旋即指责巴方策划此案,印度社交媒体也随即高喊战争口号。
印方随后宣布了包括暂停《印度河水条约》、减少巴驻印外交官人数等的强硬措施。对于印度方面的指控,巴方进行了严正否认,并主动提出在国际专家主持下对事件进行公正独立调查。只不过这个提议遭印方拒绝。
2025年5月7日,印方对巴基斯坦及自由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空袭,声称打击了九个目标,造成至少41名平民死亡、57人受伤。巴全国安全委员会(NSC)声明称,巴方将动用一切手段捍卫领土完整与主权,并已向联合国安理会和秘书长通报进一步升级的危险性。国际社会呼吁印巴重回对话谈判,但印方并无意回应。
5月8-9日,印方又对巴本土发动多次无人机袭击。5月9-10日,巴方以打击印方多处军事目标进行回击,包括一座S-400防空导弹阵地。印方则发射"布拉莫斯"远程巡航导弹,袭击三处巴方空军基地。在数日的战斗中,巴方凭借装备PL-15空空导弹的中国J-10C战机,击落包括三架"阵风"、一架米格-29和一架苏-30在内的五架印度空军战机,并摧毁多处高价值军事目标。CNN报道称:"当印度袭击三座巴空军基地后,巴方旋即发射了大量导弹、火箭弹还击印军,打击了印军的军事设施、空军基地和弹药库,令印方措手不及。"巴方的回击迅猛精确、摧毁力巨大,令印方震惊。
被击落的阵风战斗机残骸
5月10日,印巴双方宣布立即停火。对于这场冲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表示:"经美方斡旋,印巴双方已同意全面立即停火。"巴方副总理兼外长也称:"印巴已达成即刻停火协议,巴方始终追求地区和平与安全,绝不妥协主权与领土完整。"
根据当时的协议,初步而脆弱的停火会维持到5月18日,在这期间双方均未放松警惕。巴基斯坦国防与安全分析人士也认为,印方可能仍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评估与未来走向
印度意图在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确立霸权地位,将巴基斯坦视为最大障碍。印巴虽然在其他诸多领域存在争议,但克什米尔问题乃核心。两国因克什米尔争端长年对立,印度既未接受也不愿承认分治现状,始终试图彻底占领克什米尔地区。而且印度藐视联合国斡旋,不承认任何第三方调解作用。
印巴几十年来已多次开战,两国长期处于"无战亦无和"的紧张僵持状态,持续互不信任。印度低估了巴方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的决心,屡屡酿成军事冒险,2025年5月的冲突已将将核战争爆发风险提升至极度危险的水平。若不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南亚永难实现持久和平、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在此次冲突中,巴方巧妙整合了中方先进技术、战机与武器系统,通过质量优势弥补了数量劣势,在战斗中彻底粉碎了印度武装力量"所向披靡"的神话。从战略、区域及全球视角看,本次印巴冲突不仅是一次双边争端,更是美印一方与中巴一方之间全球大国博弈的实际体现。此种竞争在"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显得愈发明显。
鉴于印度一贯态度,冲突远未结束。此前,印度已声明,未来任何恐怖袭击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不少高层领导更扬言要越过实控线甚至公认的国际边界并且攻击巴基斯坦腹地。我们认为,于2025年5月18日结束的初步停火,仅是印度借助美方调停的战术性缓兵之计。未来等待整顿和补给完毕后,印度或将再次发动大规模"假旗"行动,以获取"正当"开战理由,从而激发国内民意并争取国际支持。
在本次冲突中,印度袭击了巴基斯坦一处被认为存有核弹头的地下洞库入口。这是历史上首次,一个有核国家的核弹头储存设施遭到袭击。
美印合作的真正目标在于遏制中国,他们也将巴视作中国在区域的"代理人"。美国作为"印太战略"的提出者,将继续对印度提供支持,并向其出售更多高端武器装备。与此同时,印方也会加大对"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和俾路支解放军(BLA)的援助力度,继续试图破坏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巴基斯坦应采取的对策
巴基斯坦实现国内及周边区域内稳定是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前提,所以巴方必须坚持和平。若美方愿意继续斡旋并推动谈判,巴基斯坦应对此予以保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除美方外,巴方还应加强与中国及土耳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友好国家的合作,争取俄方对和平协议的支持亦十分重要。但巴基斯坦必须对谈判的内容保持高度警觉,勿被印美所谓"调解"所迷惑,不应接受任何超出联合国决议框架的调解提议。
针对现在的情况,巴基斯坦必须集中精力启动"全面对话",主要解决四大问题:
1. 就《印度河水条约》问题保持零妥协;
2. 在联合国指导框架下,就克什米尔争端展开切实对话;
3. 建立联合调查机制,审理印巴境内或查谟和克什米尔的一切恐怖袭击事件;
4. 恢复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别地位,印度需要撤销废除印度宪法第370条和第35A条的决定。
巴方可在上海合作组织(SCO)框架内提出克什米尔问题,并寻求成员国根据安理会决议为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帮助与支持。同时,巴方还应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这一最可信赖的全天候战略伙伴的协作关系,推动中巴联合研制包括战机、导弹、雷达、防空系统、舰艇、潜艇、电子战设备和卫星在内的现代高端防务与安全装备,并加大对网络中心战和网络战能力建设的投入。
但是我们都必须认识到,如果不能公正合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南亚地区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和平。任何印巴就克什米尔达成的协议,都必须满足克什米尔人民的真实合理诉求。若南亚无和平,中国、中亚、中东和西亚等相邻地区都会受到深远影响。因此,按照联合国的要求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