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安的荔枝》剧版和电影版一起上映,很多人发现两者差别特别大。剧版豆瓣评分6.8,电影预售就五千多万,看电影的人更多。为啥差距这么大呢?
剧版里的李善德是雷佳音演的,一开始看他挺可怜,总是被欺负,但总觉得少了点啥。电影里大鹏演的李善德眼神里有种不服输的感觉,让观众觉得这个人能坚持下去。
剧版为了凑集数,加了很多没必要的情节,看得人容易忘主线。电影就110分钟,从开头李善德被坑开始,后面一直紧张地运荔枝,没多余镜头浪费时间。
杨国忠这个角色差别最大。剧版演员演得一般,就是个反派模板,没给人留下印象。刘德华演的杨国忠厉害,不用大声说话,一个眼神就让人害怕。比如他听完李善德汇报,只说"也就那样",就把朝廷腐败和小人物的难处都演出来了。
剧版的苏谅是个搞笑工具人,电影改成有追求的富二代,帮李善德有合理原因。观众能理解他为啥要帮忙,看着真实。
数据对比很明显,剧版播放量刚过亿,电影首日报名率28%,上座率87%。电影成功是因为抓住了核心--小人物的拼搏。剧版虽然拍了很多唐朝细节,但主题散,观众看完只记得李善德惨,不知道他为啥坚持。
电影李善德不是为升官发财,就想证明自己能把事做好。比如他老婆给耳光,杜少陵醉酒,这些细节都让故事更真实。剧版类似情节处理太正经,缺少生活气息。
有个算命的情节特别有意思。电影里俩人求签后挂满护身符,就像现实中人们买转运符一样。这种荒诞感让观众有共鸣,觉得这就是自己。
电影最后荔枝送到贵妃那,她根本没看一眼。这种荒诞感剧版只是表面展示,电影深入挖掘每个人被迫参与其中的无奈。
现在年轻人更喜欢电影,因为它讲的是打工人的困境。接受不可能的任务,成功了功劳是别人的,失败要自己负责。这种感受太真实了。
剧版想展现太多东西,结果啥都讲不深。电影只讲小人物如何努力,在不可能中找可能,主题明确。
大鹏这次赌对了。电影没有大场面,但真诚打动观众。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像李善德,为了目标拼命,即使知道可能失败也得试。
观众选择电影说明他们想要真实的故事。李善德的经历,驿卒的牺牲,都是普通人面对困境的缩影。这种故事才让人觉得有意义。
电影票房好,不是因为IP或明星,而是讲出了大家心里的话。在这个时代,我们都需要那份不肯认输的坚持。
看完这两版,大家更喜欢电影的真实感。数据说明了一切,观众用钱包投票,选的是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