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的一场签字仪式,背后是域外势力介入南海的地缘政治博弈,亚洲版"小北约"正在悄然成形。

"炫耀武力、挑动对抗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番表态针对的是菲律宾和加拿大前一日签署的《访问部队地位协定》(SOVFA)。

协议规定两国军队可在对方领土上进行军事活动,而这一协议被指目的之一是针对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

01 协议要点

2025年11月2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托·特奥多罗和加拿大国防部长戴维·麦金蒂在马尼拉举行闭门会议后,签署了《访问部队地位协定》(SOVFA)。

这一协议是加拿大与印太国家达成的首个此类军事协议,为加拿大军队参加在菲律宾的军事演习提供了法律框架,同时也允许菲律宾军队赴加拿大进行训练。

加拿大国防部长麦金蒂在记者会上表示,该协议将加强联合训练、信息共享以及在人道主义危机和自然灾害期间的协调。他强调"和平建立在规则之上,而非鲁莽之上;稳定源于合作,而非对抗"。

麦金蒂还表达了希望加拿大参加明年由菲律宾和美国举办的年度主要军事演习的愿望。

02 历史背景

菲律宾近年来积极拓展与多个国家的防务合作。此前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签署了类似协定。

加拿大皇家海军从去年开始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海军在该地区进行联合海上巡逻。

此次签署的《访问部队地位协定》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加拿大推进其"印太战略"的重要一步。对菲律宾而言,这是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倚外闹海"策略的延续。

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上周曾表示,菲律宾与美国需要在面对与中国日益紧张的关系时采取更具威慑性的合作姿态。

03 各方反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相关提问时指出:"中方一贯认为,国家间的防务安全合作不得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

毛宁强调,"炫耀武力、挑动对抗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这一表态延续了中方对于域外势力介入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

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则表示,这项最新协议不仅使两国能够进行双边合作,还能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维护和平与稳定,遏制不稳定因素。

特奥多罗在协议签署后强调,这与"我们与志同道合伙伴共同维护和平稳定、遏制不稳定因素的集体努力相辅相成"。

04 地区影响

这份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改变南海地区的战略格局。随着加拿大的加入,介入南海的域外势力从"美日澳"扩展为"美日澳加",形成更为紧密的对华牵制网络。

美国已在菲律宾新增9个军事基地,并联合菲方开展"肩并肩"等大规模军演。日本、澳大利亚也通过类似军事协议,不断加深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动作频频,包括频繁在仁爱礁、黄岩岛等海域挑起事端,同时加紧与外部国家签署军事协议。

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美日澳菲防长宣称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采取的方式表示严重关切,将持续加强针对中国的海上防务合作。

05 现实困境

菲律宾在积极拓展军事合作的同时,面临军力薄弱和财政拮据的现实困境。菲律宾政府已搁置以56亿美元购买20架F-16战斗机的计划,原因是资金问题。

菲律宾海军司令埃斯佩莱塔透露,菲律宾打算采购一批日本"阿武隈"级护卫舰,但面临舰艇老旧、需拆除武器等限制。

有分析指出,菲律宾试图通过引入域外力量"以武谋私",但现实是菲律宾军力薄弱且财政拮据。这种"乞丐不能挑三拣四"的处境,使得菲律宾在扩大军事合作时面临诸多制约。

菲律宾拉拢加拿大,既能填补部分防务合作空白,又能借加拿大的"西方阵营身份"向中国施压,延续其"以多欺少"的博弈思路。

随着加拿大通过《访问部队地位协定》获得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合法化,南海地区的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国力量正在形成更紧密的对华牵制网络。

中国外交部曾明确指出,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是冷战思维,既解决不了问题,更吓不倒中国。南海的和平稳定离不开域内国家的共同维护,而非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