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国战机在国际上卖得不好,许多人将原因归结为缺乏实战表现,要是能在战场上击落几架西方战斗机,绝对会迎来热卖。可印巴5·7空战之后,歼-10已经打出了亮眼的实战表现,却依旧没有打开市场。

2025年巴黎航展已经结束好多天了,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中国战斗机并未在航展期间获得任何订单。在本次巴黎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拿出了歼-35A、歼-10CE等模型参展,虽然展览期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歼-10CE凭借着击落阵风的辉煌战绩,一度成为会场顶流,抢走了东道主阵风战斗机的风头。可到头来,歼-10CE等一众国产战机是叫好不叫卖,在航展期间颗粒无收。那么已经打出实战表现的中国战机,为什么还没人买呢?

从性能上来看,歼-10CE绝对没有问题,目前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同类竞品主要是中轻型战斗机,包括F-16、JAS-39"鹰狮"、欧洲的阵风与台风,甚至还有同门师兄弟"枭龙",从综合性能来看,歼-10CE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航电系统方面,标配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化飞控、锑化铟光电探头、衍射屏显、头盔显示系统(HMDS)的歼-10CE,对同类竞品展现出绝对的碾压优势,毫不夸张的说,歼-10CE的航电水准完全达到了第五代战斗机的水准,甚至可能优于早期的F-22战斗机。欧洲的阵风与台风战斗机甚至都还没全部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美国新推出的F-16V缺乏先进的光电探头与头盔显示系统,至于枭龙Block3虽然配置也几乎拉满了,但各方面技术较歼-10还有一定差距,毕竟一款是自用版的出口型号,另一款从一开始就是出口型号。

而在武器系统方面,歼-10CE的空战配置拉满,霹雳-10、霹雳-12与霹雳-15,令160千米范围内都是歼-10CE的有效打击距离,尤其是配备双脉冲发动机与相控阵导引头的霹雳-15,搭配歼-10CE的大口径有源相控阵雷达,将超视距压制力提升到极致。5·7空战后,印度军方发现了数枚霹雳-15的残骸,巴基斯坦军方则没有发现哪怕一枚印度空空导弹的残骸,这说明歼-10CE完全就是在印度战机射程外狂打霹雳-15,让印度战机连反击都做不到。

当然,作为一款单引擎中型战斗机,起飞重量不到20吨的歼-10CE,在执行对地攻对海击任务的时候火力就薄弱了一些,歼-10CE的主要对地对海武器有鹰击-91反舰/反辐射导弹、雷石系列激光制导炸弹、CM400AKG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各种中短程空对地导弹,从配置上来看,歼-10CE足够丰富,但受限于空优机的原始设计,歼-10的重挂点数量较少,像阵风战斗机拥有5个挂载能力至少达到500千克的重挂点,而歼-10在携带3个副油箱情况下,只剩2个挂点能够挂载空对地导弹、2个挂点携带空对空导弹,多用途作战能力中规中矩,甚至跟枭龙战斗机比起来都没有明显优势。

而在机动性方面,采用鸭式气动布局与大三角主翼的歼-10,拥有出色的近距离格斗性能以及较强的加速性能,尤其是前30秒的瞬盘很少有战斗机能够跟上,再配合霹雳-10导弹的大离轴攻击能力,歼-10CE有能力在近距离空战中击落任何敌机,哪怕对手是五代机。

至于价格,歼-10CE相比西方战斗机也有明显优势,只要是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西方四代机,出口价基本都是1亿起步,超过2亿美元也是经常的事情。而歼-10CE在配置拉满的情况下,卖给巴基斯坦的价格却是20亿美元20架,还包含200枚霹雳-15和10台备用发动机,性价比直接拉满了。

可以说,从各方面数据综合来看,歼-10CE应该是同类竞品中最具优势的,可现实却是歼-10CE的出口数量最少,甚至还不如"同门师弟"枭龙,目前歼-10只有巴基斯坦一个海外用户,枭龙战斗机除了装备巴基斯坦空军之外,还出口到缅甸、尼日利亚和阿塞拜疆。既有实战成绩背书,又有优势数据支撑的歼-10CE,为什么依然在巴黎航展上颗粒无收呢?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普遍现象了,那就是战斗机出口的军火订单,基本都不是在航展上签订的,顶多是在航展上签个意向订单,或者安排个实地考察机会。如果把战斗机出口比喻成一场婚姻,那么国际航展其实就是一个相亲大会,有几个是在相亲大会上直接领证的?事实上不止歼-10CE在本届巴黎航展上颗粒无收,阵风、F-16、台风同样在这次巴黎航展上颗粒无收,大部分潜在买家过来参观,也只是与卖方做一个初步交流与观察,为正式的考察与竞标铺路。更何况,这次中方展台派出的全部都只是模型,一架实机都没展出。这就好比在相亲大会上,本人没到,只把照片寄过去了,顶多是混个脸熟,能加个微信下次再聊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直接去领证。

购买战斗机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大事,都必须慎之又慎,整个考察谈判正式采购流程可能需要耗费数年时间之久。就连绝大部分普通人买辆车都要往4S店多跑几次,然后多试驾几次,跟销售多磨几次嘴皮子,最后才能正式签合同。有几个普通人买车是在车展上看了一眼车辆模型,就直接刷卡订车的?

而各个国家在采购战斗机之前,都需要派出飞行员甚至是地勤人员对战斗机进行长时间的考察,有条件的话还会组织多次演习,通过亲身体会来对战斗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比如2019年的中巴"雄鹰"联合演习,巴基斯坦飞行员就获得了与歼-10C组队的机会,对歼-10C的性能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最终让巴方下定决心购买歼-10CE。

而印度空军当年在采购阵风战斗机之前,更是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竞标,各国将参赛战机运到印度接受各种各样的测试,最后综合评分最高的阵风战斗机获得了订单。

目前制约歼-10出口的已经不是没有实战考验了,印巴空战后歼-10的名气完全打响了,剩下的就需要交给时间,让潜在买家一步步了解歼-10,等到实际接触后,买家对歼-10的性能感到满意后,各种意向订单和正式订单就会络绎不绝。因此歼-10这次在巴黎航展上颗粒无收是正常现象,名气才刚刚打出来,能吸引到关注度就可以了,有了关注度,后续来考察的买家就会络绎不绝,正式订单早晚都会拿下。

歼-10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是露脸的机会有限,出于保密的需要,中国战斗机基本不会参加西方国家举办的航展,最多只是像这次一样摆出模型参展,导致歼-10许多功能以及精湛的制造工艺都无法直观展现在潜在买家面前。

另外就是歼-10参加国际军演的机会不多,尤其是北约国家组织的军演,歼-10基本都不会参加。不过随着巴基斯坦装备了歼-10,并频繁派出歼-10与中东国家装备的北约战斗机切磋,今后歼-10在国际军演上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并还经常以大比分击败北约战斗机。

而且国产战机出口数量少,还与出口积极性有关。像阵风这样的战斗机,法国空军自己采购不了多少架,为了养活达索公司,法国必须拼尽全力推销这款战斗机,甚至连法国总统都亲自当起了战斗机推销员。反观歼-10战斗机,哪怕只有解放军的订单,装备数量都足够让生产线排满了,因此在歼-10服役前10多年时间里,中国对于出口歼-10这件事并不是很上心,完全就是佛系推销,直到解放军的订单基本交付完之后,歼-10才开始向国际军火市场发力,导致发力时间较晚,目前出口数量暂时还没累积起来。

前不久印尼对歼-10表达出兴趣,网传为乌兹别克斯坦生产的歼-10CE也已经开始进行交付前的试飞工作了,这些都说明歼-10在印巴空战中的表现起到了效果,随着印巴空战更多内幕的公开,等待歼-10的是更多的曝光度与意向考察,巴黎航展上没有拿到订单,不代表在之后的珠海航展上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