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一】为反制美国的一系列对华打压行径,中国去年年底加强了对相关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原则上不允许锗、镓等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如今,9个月过去,一些西方交易商已经疼得受不了了。

英国《金融时报》9月15日报道称,在中国对关键战略金属锗实施出口管制后,欧美市场正在经历一波"绝望"的供应危机。一名交易员直言,他们过去能从中国买到100公斤的锗,现在中国"能给10公斤都谢天谢地了",而且价格比之前还高出了三到四倍。

公开资料显示,锗是新兴的战略关键矿产,已被列入中国战略性矿产名录中。锗常被应用于红外光学、纤维光纤、太阳能电池、聚合催化剂及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在芯片、太阳能电池、生物科技和武器制造中也极具价值。

这种金属的生产集中在中国,而在美国、荷兰对先进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实施限制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收紧了锗的出口,这使得库存有限的西方企业如今不得不直面"卡脖子"的现实。

加拿大战略金属投资公司(Strategic Metal Investments)董事长、创始人特伦斯·贝尔(Terence Bell)透露,由于中国发货量"完全枯竭",他们至少已有6个月无法购买到锗了。他说,"我整个夏天每天都要接到两三个公司发来的锗询价,现在市场供不应求"。

德国贸易公司Tradium的克里斯蒂安·赫尔(Christian Hell)也表示,对锗的需求"猛增",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几乎每个人都在联系我们",市场陷入了"恐慌","我们甚至都没有办法回复所有的问询"。

2023年一季度至2025年三季度中国锗出口量变化趋势图 《金融时报》制图

"以前我们能从中国买到100公斤锗,现在他们能给我们10公斤都谢天谢地了,"英国金属交易商Lipmann Walton & Co交易员亚伦·杰罗姆(Aaron Jerome)补充说,而且现在锗价比原来要高三到四倍。

根据美国智库"西尔维拉多政策加速器"(Silverado Policy Accelerator)对贸易数据的分析,2025年1月至7月,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锗同比大跌约40%。价格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分析机构Fastmarkets数据显示,截至上周,锗价已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价格,达到了每公斤近5000美元,而2023年年初中国尚未开始对锗进行出口管控时,锗价为每公斤1000多美元。

早在2023年7月,中国相关部门就发布公告,宣布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去年年底,在美国三年来第三次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后一天,中国商务部12月3日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其中,中方决定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金融时报》指出,自2024年年底起,中国锗出口量开始急剧下降。与稀土元素一样,锗在全球范围内并非绝对稀缺,但其开采与提炼在经济和技术层面极具挑战,通常只能作为锌和煤灰的副产品产出。俄罗斯曾是西方重要的锗供应国,但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的制裁导致锗供应出现短缺。

美国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锗的全球已探明储量为8600吨,美国、中国分别拥有45%和41%,但近十年来,中国累计供应了全球68.5%的锗。根据Fastmarkets的数据,全球锗的年需求量约为180至200吨。

锗供应短缺还可能带来连锁反应。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去年年底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对事关国防技术的锗、镓等金属实行出口管控,只会使中国在国防能力建设上进一步超越美国。美国地质调查局也估计,中国全面禁止锗和镓出口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34亿美元。

种种局面促使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今年8月宣布,与韩国锌业达成锗供应协议。杰罗姆分析称,过去防务企业通常将锗采购交由分包商,如今不得不亲自下场,这是市场已变得极度恐慌的"信号"。

然而,Fastmarkets分析师卡罗琳·梅斯卡尔(Caroline Messecar)表示,由于军用光学对性能与精度要求极高,寻找替代材料难度极大。她强调,哪怕是极小的精度下降,都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能"都不可接受"。

尽管如此,一些公司也不得不开始尝试寻找替代方案。美国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LightPath Technologies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已在研发替代材料。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鲁宾(Sam Rubin)直言,"除非迫不得已,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重新设计现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