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狠狠砸向印度,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印度政府表现得非常强硬。在印美贸易谈判破裂后,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税率达到了50%,若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将面临高达的100%关税的"二级制裁"。

在新德里出席活动时,莫迪就关税议题发表讲话时强硬地表示,农民的福祉至高无上,印度永远不会在农民、渔民的福祉和乳制品行业上妥协,即便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表,印度也不会屈服,现在印度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印度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指责美方征收高额关税的做法,毫无逻辑可言,并用"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来表达印方的不满,同时放话称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保护国家利益。

为此,莫迪政府已经开始向外界寻求援手,准备与其他遭到特朗普关税政策打击或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联合起来,一道给特朗普施加压力。

莫迪已经决定接下来出访日本和中国,与两国就包括经贸议题在内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增进合作。此外,莫迪与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了电话会谈,双方讨论了包括美国征收关税在内的一系列议题,确认了捍卫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同意提高双边贸易额,以抵御美方发起的关税战,卢拉则决定将在2026年初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

然而就在莫迪表达"绝不屈服"立场后不久,印度石油企业的态度却在动摇,已经出现"未战先降"迹象。美媒报道称,印度国有石油企业目前正在减少购买俄罗斯原油的数量,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在内的主要石油企业,计划在接下来一顿时间内不购买俄罗斯石油,直到政府发出明确指示。

印度政府摆出与特朗普硬刚的姿态,没想到自己的国有企业跪的这么快,而这些国有石油公司"先斩后奏"的做法,似乎在向政府表示,我先跪了,你们看着办吧,而这些国企所提到的,等待"政府发出明确指示",更像是在强烈暗示印度政府,不如一起"跪"了得了。

印度国有石油企业这通反向操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就凭印度内部一盘散沙的状态,先不说团结外部力量了,自己都没法凝心聚力对付美国的关税政策,凭什么让别国相信印度有坚定决心与美国斗争下去?

特朗普应该是充分了解了印度政府的行事风格,以及印度内部经济发展情况之后,才决定用关税痛击印度,怪不得在谈论印度不再购买俄油的问题时,特朗普意味深长地甩出"拭目以待"四个字。

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初衷,不止是为了满足所谓"14亿国民的能源需求",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目的,那就是进行石油转运贸易,把俄罗斯石油卖给欧盟转差价,过去3年多以来,印度靠着薅欧洲人的羊毛赚了不少。

所以,特朗普用二级制裁补上印度向欧洲专卖石油的漏洞,既是为了断了俄罗斯和印度的财路,也是逼迫欧洲国家购买价格更高的美国能源,特朗普不会管其他国家的死活,他只在乎美国能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