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明天我们就迎来小寒了。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戌的方向。小寒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标志季冬的正式开始,一年进入了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

小寒和小暑、大暑一样,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三礼义宗》中对小寒这样解释:"十二月小寒为节者,亦形于大寒,故谓之小,言时寒气犹未是极也"。说的是小寒一般交节在农历十二月,因此时的寒冷程度还没有达到极致,所以相较大寒而言称之为"小寒"。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土壤冻结,河流封冻。不过,即使再寒冷,太阳直射点毕竟已经开始北移,阳气已动,大地在一片天寒地冻中也逐渐孕育着生机。而随着阳气的回升,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开始筑巢,雉鸡也开始鸣叫起来。

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季节的开始。在古时,由于缺乏现代气象预测手段,人们只能依靠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世代相传的谚语,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他们发现,小寒时节的天气状况往往能够预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气候趋势。我国民间就有"小寒见三象,坟头遍地起"的说法,明日小寒,3象指的是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象:怕小寒是晴天

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在小寒节气当天宜雨不宜晴,如果小寒节气是大晴天,那就不是好的兆头。那么小寒节气天晴有啥预兆?我们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农谚说"小寒无雨,小暑必旱"。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小寒节气当天无雨,是个晴朗的天气,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来年小暑节气雨水会非常少,很容易发生干旱。

三伏天的头伏往往在小暑节气,如果小暑干旱,那么也间接说明头伏少雨,老话说"头伏少雨,伏伏少雨",说的就是如果头伏阶段雨水比较少,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整个三伏天雨水都会比较少。三伏天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一旦雨水少就很容易引发"伏旱",伏旱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

农谚还说"小寒暖烘烘,清明烤火炉"。暖烘烘说明有大太阳,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小寒节气当天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到了清明节气的时候气温会比较低,人们需要烤火来御寒,这表明发生了"倒春寒"天气。倒春寒会导致播种后的种子烂种,会导致果树大量落花落果,会影响小麦的灌浆,清明节气一旦发生倒春寒天气,那将会导致农作物严重减产。

小寒节气是晴天,不仅预示着三伏天容易发生干旱,同时还预示着清明节气容易出现倒春寒,因此人们害怕小寒是晴天。

第二象:怕小寒刮南风

到了小寒节气,正常来说蒙古高压已经强大而稳定,此时冷空气会频繁南下,因此小寒节气应该以刮北风为主。如果到了小寒节气刮南风,那么可不是好的兆头。

农谚说"小寒刮南风,三九暖洋洋"。说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小寒节气当天刮南风,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三九期间天气会比较暖和。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我国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而三九天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如果到了三九天比较温暖,那么表明是"暖冬"。

冬天过于暖和对于农民来说可不是好事,暖冬会导致冬小麦旺盛生长,旺长的小麦抗寒能力会降低,一旦来年有倒春寒天气,那么麦子就很容易遭受冻害而减产;其次,冬天过于暖和会导致土壤水分被大量蒸发,越冬作物会因受旱而减产;此外,暖冬会导致来年病虫害滋生,农作物患病虫害的风险会加大。因此,对于农民来说小寒节气刮南风不是好的兆头。

第三象:怕小寒"打雷"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到了小寒节气正常来说天气会非常的冷,在气温低的情况下空气不容易形成对流,而打雷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空气要形成对流,这样空气摩擦就会出现打雷的现象。如果到了小寒节气天打雷,那么说明天气异常。

农谚说"雷打冬,冻死牛"。说的就是寒冬时节出现了打雷的天气,那么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天气会异常的寒冷,"冻死牛"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法,说的就是连耐冻的牛都给冷死了。冬天打雷,说明冷空气和暖空气都比较活跃,这就容易形成对流而出现打雷的现象,当冷暖空气相遇时容易形成持续性的冰雪天气,天气会变得非常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