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
"中国实力确实令人惊叹。"
"可一旦所有技术手段都失效,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下战斗……"
在9月26日播出的播客节目"肖恩·瑞安秀(Shawn Ryan show)"中,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一边炒作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一边感叹起中国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称中国得益于制度优势能够着眼长远,而这恰是美国制度的弱点。
他承认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实力不凡的同时,又试图找补说,尽管中国的技术现在可能相当有效,但也可能让中国人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一旦在战场上失效,他"非常乐观"美国的"高素质士兵"能够赢得战斗。
在谈及中国时,这位美军高官抛出一串陈词滥调,将中国视作"最大威胁"和"步调威胁"。他还倒打一耙,指责中国也把美国视作"最大威胁"。
"他们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突飞猛进。他们制造和输出产品的能力,虽然目前可能还不是战争工具,但能够大规模转化为战争工具,这相当了不起。"
他接着说:"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的博士数量,以及作为一个国家获得的专利数量,都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接受采访画面
"而且,如果你看看他们着眼长远的态度,以及对短期阵痛的容忍度,我认为在某些方面,这可能恰恰凸显了我们制度的一个弱点:我们无法很好地专注于长期目标。我们的政府体系在大多数时候会迫使我们更关注短期利益。"
他称,综合以上这些特征,中国显然是美国的"步调威胁"(pacing threat)。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官员曾多次用"步调威胁"这一概念描述其对华认知。根据美国前副防长希克斯的说法,所谓"步调威胁",是指美军力的发展步调要时刻关注并超越中国军力的发展步调。
主持人接过德里斯科尔的话说:"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方面已经非常接近我们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更是如此……虽然我不想这么说,但看起来中国似乎在各个方面都压制着我们,或者说已经非常接近这种状态了。我在节目中采访过很多创新者和科技人士,他们都持相同观点。"
"中国实力确实令人惊叹。"德里斯科尔回答道,中国能长期高度专注于一个目标,这带来了很多优势,而不必承受美国政治周期造成的后果。
他渲染称,过去十年里取得的巨大技术突破,可能会让中国"更具攻击性"。
他表示,未来战争涉及神经链接、无人机群协同、量子计算等未知领域,这一切都是新鲜事物,超出人们当下的预测能力。
他话锋一转,开始给自己"打气"。
"所以,中国的技术现在看起来确实有可能相当有效,可当我们遭遇战争和冲突,我们或许能迅速削弱他们的这些能力,而且他们可能在作战中过度依赖这些能力,这会成为他们的隐患。"
"比如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北京可能很惊艳,在战场上或许也能发挥作用,但也可能完全失效。"
他接着称,自己不知道中国是否像美国一样,持续投入资源培养"高素质士兵"。
"当所有技术手段都失效,最终回归到地面士兵依靠指挥官意图作战的场景时,谁能获胜?我非常乐观地认为,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得这样的战斗。"德里斯科尔说。
对于美西方炒作所谓"中国威胁",中方多次强调,希望有关国家应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发展。
9月18日,国防部长董军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发表讲话。董军部长表示,经历侵略、欺凌压迫的人民对军队充当霸权主义的帮凶,成为滥用武力的工具深恶痛绝。作为和平之师,中国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力量就会越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会越有保障。
就在不久前,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非营利组织"世界波士顿"(World Boston)举办的活动中"警告"称,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美国想象的更为强大,美国不能继续低估中国了。
他谈到中国的军事实力时称,有人说解放军四十多年来没打过仗了,不值一提,"可我亲眼见过解放军,我认为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伯恩斯在活动中还表示,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可以进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长期布局。比如连续35年,中国外长每年1月的第一次出访都选择非洲,向非洲人表明他们是中国的优先事项。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从未去过非洲,前总统拜登只去过一次安哥拉。
伯恩斯感叹,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