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中国产品的先进功能,竟然搅得欧洲政客一惊一乍。继挪威和丹麦后,英国也开始炒作所谓中国电动公交车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11月9日报道称,英国政府正在调查数百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巴士,是否存在被远程熄火的风险。但相关指控遭到中企严正驳斥。

据报道,英国交通部官员正与该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合作,评估全球最大巴士制造商--中国宇通公司是否能够通过软件更新和诊断功能,远程访问车辆的控制系统。

此次调查与挪威此前的一项测试有关,当时挪威主要的公共交通运营商Ruter宣称,宇通的巴士可能被"远程熄火或陷入瘫痪"。这一结论也促使丹麦发起了审查。

英国工党议员、法尔柯克选区的尤安·斯坦班克(Euan Stainbank)闻着味儿就来了,他借机呼吁斯塔默政府评估中国产电动巴士的"风险"。

这位政客称:"越来越明显的是,大量中国制造电动巴士出现在英国道路上,可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因为供应商可能在车辆行驶途中远程访问并操控其控制系统。"

英国运营的宇通客车 资料图

宇通已向英国市场供应约700辆巴士,主要运营于诺丁汉、南威尔士和格拉斯哥,由Stagecoach和FirstBus等公司使用。

宇通希望在伦敦销售更多车辆,并已研发出一款符合伦敦交通局(TfL)标准的双层电动巴士。

英国交通部称,"我们正在调查此案,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密切合作,以了解挪威和丹麦当局采取行动的技术依据。"

伦敦交通局则称,其运营商目前没有使用或订购任何宇通巴士,并补充说:"所有投入伦敦使用的巴士都必须满足我们严格的技术要求,包括经过严苛测试。"

宇通方面对《星期日泰晤士报》强调,公司"严格遵守其车辆运营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该公司补充道:"这些数据仅用于与车辆相关的维护、优化和改进,以满足客户售后服务需求。数据受到存储加密和访问控制保护。未经客户授权,任何人不得访问或查看这些数据。宇通严格遵守欧盟数据保护法律和规定。"

根据挪威Ruter公司上个月的说法,他们曾在屏蔽外部信号的地下矿井中,对一辆宇通新车和一辆三年车龄的荷兰VDL公司生产的旧车进行测试,以检查车辆是否可能被黑客攻击或用于情报目的。

测试结果显示,宇通能够访问其控制系统,用于软件更新和诊断。

于是乎,这家挪威公司竟得出这一谬论:"从理论上讲,这种访问可能被利用来影响公交车运行",而VDL巴士则没有类似远程访问功能。

Ruter称,他们可以通过移除SIM卡来保留对宇通巴士的本地控制权,因为所有远程连接都通过该卡实现。

此事一出,丹麦最大的公共交通公司Movia跟了上来,随后也表示正在调查相关风险,但强调该问题并非中国巴士特有,包括西方制造的许多可远程更新软件的电动车同样面临类似情况。

《金融时报》称,考虑到中国和英国日趋紧张的关系,这个"漏洞"在政治上更加敏感。目前英国政界正争论是否应将中国定义为"敌人"或"威胁"。

有关对电动车辆远程控制的担忧并非首次出现。今年1月,美国监管机构对特斯拉展开调查,此前有报道称,特斯拉的远程控制技术,允许驾驶员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操控车辆返回或前往其他地点,导致多起事故发生。

然而,宇通的公交车由司机人工操作,并非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或接驳车那样自动驾驶。

西方对"中国威胁"的渲染,已形成一套近乎条件反射的话语体系,这种"威胁想象"更暴露了自身在技术竞争中的心态失衡。

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之际,诸如挪威和英国这样荒唐又可笑的"担忧"并非个例,名场面莫过于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

2024年3月,雷蒙多在替拜登政府兜售新版"中国威胁论"时,就极力渲染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场景--那太可怕了,试想一下,假如美国路上行驶有300万辆中国汽车,而北京可以让它们全部同时熄火。

相关采访视频中,雷蒙多甚至还脑洞大开地宣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就是装上轮子的iPhone。""可能每分钟都在收集数百万美国人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传回中国。"

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曾就雷蒙多这一言论发文回应:"(中国)汽车就像装上轮子的iPhone?北京可以让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数百万辆中国车辆同时熄火?善意提醒一下雷蒙多部长,iPhone是美国产品,你是在暗示iPhone、特斯拉甚至波音……一直在向美国发送秘密数据,随时可能被华盛顿关停吗?"

华春莹当时还引用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一句名言总结道:"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视为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