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了16天之后,李在明终于做出了决定,可能要缺席中国阅兵仪式,与此同时传来一个重磅消息,特朗普有可能在中国与普京见面。
李在明的访华行程为何会迟迟没有回应?特朗普真的有可能来华吗?
7月2日,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多国发出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邀请,其中包括韩国总统李在明。
李在明
邀请发出后,韩国方面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直到7月18日,韩国执政阵营的一些人士透露,李在明可能会缺席在9月3日举行的阅兵仪式,取而代之的是让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代表前往。
禹元植是韩国在国家仪式中的第二高官,可以代表总统出席国际场合,而且根据韩国体制,国会议长的出访,不需要总统办公室专门批准。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
虽然这是一种替代方案,但和总统亲自出席相比,外交分量还是不一样的。
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80周年,中国安排在9月3日举办纪念活动,并希望邀请多个国家的政要到场。
2015年时,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曾参加了当时的70周年纪念活动。
因此这一次,外界原本也在关注李在明是否会延续这一外交互动,但现在看来,他更倾向于不出席。
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多位韩媒和相关人士指出,李在明目前不打算出席,主要还是顾虑美韩之间的关系。
因为韩国和美国在军事、经济上都合作紧密。
如果李在明率先出席北京的活动,可能会让美方觉得李在明"亲华",甚至影响两国当前正在谈的多个议题。
特别是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这些都是目前韩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在7月17日与金钟仁会面时,李在明回应,不管处理哪些事情,韩国都会将韩美同盟关系放在首位,希望美国不要误会。
金钟仁(左)和李在明
金钟仁是韩国政坛的重量级人物,曾任过多个保守党领导职位。
这次会谈也释放了一个信号,李在明在外交上不得不谨慎,怕被贴上"偏向中国"的标签。
但这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韩国社会内部目前也不太安稳。
近期,首尔明洞等地区举行反华集会游行,参与者大多来自保守派群体,有的活动还直接对着中国游客聚集的区域展开。
首尔反华集会游行
为了防止突发情况,韩国警方加强了对中国驻韩使馆和其他重要地点的安保措施。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也专门提醒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李在明来说,这样的国内局势也让他的外交动作更难推进。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他公开出现在北京的大型活动上,可能会成为韩国国内舆论的新焦点,外交活动很容易被放大解读。
眼下中美关系不太稳定,韩国必须在两大国之间维持平衡。
就在李在明这边消息还没尘埃落定的同时,另一边又有新消息传出。
7月14日,英国白金汉宫正式宣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于9月17日至19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将是他第二次以总统身份访问英国。
斯塔默向特朗普转交查尔斯三世的邀请信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将在温莎城堡接待特朗普以及他的夫人梅拉尼娅。
英国媒体普遍认为,这次访问对英国和美国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次行程也引发了不少猜测。
近段时间,特朗普一直释放访华信号,表示对访华十分感兴趣,而且还放出对华缓和信号,推动中美关系。
不少人认为,特朗普会不会趁着出访英国之后,顺路访问中国。
但目前还没有官方确认这个消息,但不少外媒推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且此次阅兵普京也会来访中国,如果特朗普与普京有计划会面,那中国可能成为这个三方会面的中立地点。
俄罗斯方面的说法也很明确。
日前,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会晤是十分必要的,总有一天会实现。
2018年7月,特朗普(左)与普京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正式会晤
佩斯科夫是这样说的,这是有可能的,而且总有一天会实现,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最终安排在中国进行,会对中美俄三方关系都产生影响。
而对韩国来说,如果美国和俄罗斯领导人真的在北京碰面,而韩国总统缺席,那在外交影响力上就可能会被边缘化。
这对韩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11月,韩国自己要主办APEC峰会。
如果和中国的关系仍然冷淡,届时如何接待中方代表团、如何安排双边交流,也都会变得很棘手。
中方目前对这次阅兵活动的态度相对开放。
外交层面并没有强制要求各国派总统出席,只是希望通过活动加深历史记忆,同时也增进国际合作。
但谁来、谁不来,背后传递的信号还是很明显,尤其是对于中韩关系来说,气氛微妙,各方都在看对方怎么动。
除了外交上的安排,经济合作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点。
韩国对中国的出口比例一直很高,尤其是在半导体、化工、电子零部件这些行业,如果中韩之间关系冷却,韩国出口企业可能会受到波及。
但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
目前,美国方面正在要求韩国在多个方面调整政策,包括放宽农产品进口限制,撤销针对互联网平台的法规,甚至提出要让美国科技公司可以自由获取韩国本地的数据。
卢特尼克接见韩方代表吕翰九
其中就包括谷歌希望传送高精度地图数据回美国总部的要求,这些议题在韩国国内引发了不少争议。
李在明政府也没有做出明确表态,只是表示需要时间研究。
为了平衡压力,韩国政府决定派遣新任外交部长赵显在7月底访问美国。
赵显将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进行磋商,主要谈贸易、军费、技术等问题。
同时,也会讨论接下来是否安排李在明和美国总统进行面对面的会谈。
从整体来看,李在明政府目前在外交策略上采取了"优先处理美国方向"的做法,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中方邀请已久,但一直没有明确回复的原因。
不过,中方并未表现出强烈不满,而是保持观望。
但无论如何,谁能够抓住阅兵这次"窗口期",谁就有可能在国际中抢得先机,如果错失了这个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只会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