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东南亚最大国家--印度尼西亚宣布禁售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16手机,指责苹果未能兑现"国产零部件水平"认证要求的投资承诺。为解除禁令,苹果公司连连保证将在印尼加大投入,更是抛出"十倍投资"计划作为谈判筹码,但始终因无法满足"本地化生产"的要求而遭到印尼政府的一再拒绝。
"苹果公司在印尼的监管环境下举步维艰,无法销售最新款的iPhone,这与中国企业的日益成功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地时间2月11日,《日本经济新闻》刊登澳大利亚智库研究员希尔曼博士(Hilman Palaon)的评论文称,苹果在印尼迄今仍没有官方工厂或商店,反观OPPO、vivo和小米等中国公司早早布局印尼,不仅在当地建厂,还在印尼各地广泛开设官方零售店,构建起完善的销售网络。
希尔曼表示,这些中国企业凭借加强本地化生产的策略,深度融入印尼本土产业生态,并积极与当地政府建立紧密且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印尼市场成功抢占了可观份额的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印尼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本地就业机会。
文章指出,印尼当下寻求与苹果公司重启合作,他们将与中国企业的成功合作视为一种典范,并期待美国公司能够效仿。
由此,希尔曼认为,在全球投资方面,中国秉持的实用主义与灵活性策略,相较于西方的"理念先行",往往更能赢得全球南方国家的认可与青睐。
他进一步分析称,如今,在奉行"美国优先"政策的总统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很可能将投资重心更多地倾向国内优先事项,重振制造业,加强国内就业。这种战略转向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国际社会,尤其是南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即"中国是一个更为可靠、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的不断缺席和退出,执行力更强的中国投资将迅速进入真空领域,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称,在全球影响力的争夺战中,"中国可能已经获胜"。
2024年11月19日,印尼雅加达,参观者在Oppo公司商店内观看智能手机。视觉中国
希尔曼是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印太发展中心的研究员。官方资料介绍,他专注于印太地区的数字经济问题,曾以专家身份参与印尼"国家加速减贫小组"工作。
在这篇评论文中,他表示,随着中美两国争夺全球主导地位,在非洲、东南亚、拉美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现"自己正处于十字路口"。面对中美投资,全球南方国家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他们的领导人正在做出战略选择,中国以快速行动为导向的做法正日益引发共鸣。
希尔曼写道,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的政府都迫切希望实现国内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但前来投资的美国公司往往忽视这一点,他们热衷于提出严格的劳工和环境协议,这些与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和优先事项相冲突,印尼官员曾多次对此提出过批评。
去年11月,印尼政府再次拒绝美国苹果公司用新增1亿美元投资换取禁售令撤销的提议。其中一条理由便是,印尼政府认为,苹果新的投资提议没有充分增加价值或国家收入,也没有达到创造就业机会的预期。
反观中国,希尔曼指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展现出高度的务实性与灵活性,并且始终以行动作为导向,倾向于快速收获实际成效与切实利益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会被吸引。
他还表示,中国快速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交付虽然有时并不完美,但却实际解决了当地面临的紧迫挑战,并给人们留下了"真正合作伙伴"的印象。在全球南方国家眼中,中国投资更受青睐也由此成为了一种更广泛的趋势,西方阵营则越来越难以追上中国的步伐。
在希尔曼看来,随着特朗普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其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在无意间还加速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将促使中国在全球南方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表示,特朗普2.0时代仍然优先考虑关税政策、主张保护主义,并且热衷于退出多边协议,这将创造许多"真空地带",而中国正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填补这些空白之处,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此外,特朗普政府近来对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的关停封杀,和他一贯对世界银行(WB)等发展机构的质疑、反对态度,也已经基本打破了发展中经济体对美国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其投资的希望。
希尔曼认为,由此产生的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是严峻的,"这将强化中国是一个更可靠的合作伙伴的观点,尤其是在东南亚等地区,因为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在那里曾一度备受推崇。"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美国能否在为时已晚之前调整其策略。"希尔曼指出,美国若想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关键的方向修正,"否则,中国灵活却务实的投资战略将继续赢得全球南方国家的忠诚,而美国则日益被边缘化。"
希尔曼表示,在美国和西方盟国还在考虑下一步行动时,中国已经站上舞台,塑造发展中经济体的未来。
"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仅难以维持影响力,而且将难以富有成效地参与到未来的关键市场。在这场争夺全球影响力的战斗中,中国可能已经赢得了胜利。"他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