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这片海域一直不太平,尤其是钓鱼岛周边,中日船只时不时就来个近距离接触。2024年2月那次对峙,双方舰艇离得特别近,国际上都盯着看。这事背后,日本的军事动作越来越大,2023年国防预算直接冲到6.8万亿日元,折合美元大概510亿,里面专门拨了300亿日元搞升级型12式反舰导弹,射程拉到900公里,直奔中国东海舰队而去。更扎眼的是,日本防卫省技术战略部一个叫堀江和弘的家伙,抛出了"三重打击"这么个说法,意思是万一打起来,日军会从陆海空三路下手,专打中国军舰。

堀江和弘这人,背景是防卫省的官员,早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拿了航空工程硕士和博士,2002年毕业后回日本进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起初他搞项目开发,专注军事技术规划,2013年左右就积累了不少经验,参与国防设备研发。到2023年,他当上战略部长,负责评估新武器对区域安全的影响。那年3月,在千叶县一个防务展上,他第一次公开讲这个"三重打击",后来2025年7月在东京防卫展览会上又提了一次,还扯到太空力量。总之,他的研究圈子就是高超音速武器和多平台协同作战,常通过报告推日本自卫队升级装备。

日本这个"三重打击"不是随便说说,它跟日本整体军事野心挂钩。二战结束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投降书,那一刻明治维新以来的扩张野心算告一段落。可七十八年过去,日本没闲着,虽然有和平宪法管着,但一步步在突破。2022年12月13日,日本内阁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直接把中国定为最大战略挑战,它不光是借口,还成了日本扩军的一块垫脚石。文件里强调要应对所谓安全威胁,其实就是给军费猛增找理由。结果2023年预算就上去了,还包括买挪威联合打击导弹和美制AGM-158导弹,这些东西射程远、精度高,不是光防卫那么简单。

日本采购这些武器,明显冲着提升远程打击能力。拿挪威联合打击导弹来说,它能在复杂环境下精确打目标,美制AGM-158也是美军常用,突防强。日本自卫队不光买,还在实战练兵。2024年,宫崎县新田原基地搞F-35A战机训练,那里驻着第5航空团,飞行员用JSM导弹模拟560公里外锁定目标。JSM是挪威货,高精度高机动,能自主找敌。海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羽黑号摩耶级驱逐舰装了升级12式反舰导弹,原版射程200公里,新版900公里,大大拉长了打击范围。同年,7艘宙斯盾舰都完成类似部署,整体作战水平上台阶。

而这些部署不是孤立的,日本借着美国撑腰,在亚太搅局。美国想保亚太霸权,就扶日本当帮手,日本顺势打着应对中国威胁的旗号,发展军力,试着绕过宪法限制。从历史看,日本二战时在亚洲干了不少坏事,战后挨制裁,可经济起来后,军国主义苗头又冒出来了。将中国定位最大挑战,再大力扩军,就是这种苗头在作祟。

"三重打击"具体怎么回事?堀江和弘讲的,是陆海空三层攻击波次,针对中国海军055型万吨大驱那种核心舰艇。陆基部分,从宫古岛这种琉球列岛战略要地出发,部署移动发射车,发射高超音速导弹,速度5马赫,每秒飞1700米,现有很多防空系统拦不住。它能突破屏障,直击目标。海基部分,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上起飞F-35B隐身战机,这种第五代机雷达反射小,挂JSM导弹,低空掠海,自主攻击。空基部分,摩耶级驱逐舰用垂直发射单元打升级12式反舰导弹,贴海飞,躲拦截,射程远精度高。三路齐发,像三箭齐射,在东海某点汇合,模拟中能重创中国舰艇。

不过日本自卫队装备先进没错,可规模和综合实力跟中国海军比有差距。中国海军这些年进步飞快,舰艇总数超350艘,总吨位260万吨,东海舰队实力强。拿055型驱逐舰来说,满载排水量13000吨,装346B型相控阵雷达,能同时导32枚导弹拦多批目标。还配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在演习中模拟击沉敌航母。防空有红旗-9B,射程超260公里,能追踪100个空中目标,源于1997年引进俄S-300,经过20多年国产化。

空中力量上,中国有歼-20隐身战机,2021年9月芜湖基地首次战备巡航,用分布式孔径系统探测300公里外异常。2023年珠海航展,WS-15发动机亮相,推力比早期俄AL-31F高35%。东海舰队航空兵跟空警-500预警机联手,监控效率翻4倍。航母方面,福建舰2018年立项,2025年电磁弹射轨道已测3000次,空警-600预警机雷达探550公里。

为什么这么说?日本军费虽高,但总预算比中国少得多。中国国防开支稳健增长,2023年已超2000亿美元,专注自主研发。日本靠进口多,美日同盟虽紧,但日本自卫队独立作战能力有限。钓鱼岛争端从2010年渔船碰撞事件起,就一直在反复,日本想用军事威慑,但中国海警和海军常态化巡航,牢牢控场。

而堀江和弘的言论,在日本内部有市场,2025年他还在POST会议上讲太空力量,推高超音速武器。但国际上,日本这种挑衅被批得多。美国虽纵容,可亚太国家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东盟国家就呼吁对话,日本扩军让地区紧张加剧。中国主张和平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加强经济联系,军事上只是防御。

中国海军发展,是维护主权需要。东海油气资源丰富,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单方面国有化,激化矛盾。中国建岛礁,增强存在感。日本部署导弹到宫古岛,离中国近,威胁大。但中国有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覆盖日本本土,威慑平衡。

总之,日本"三重打击"听起来吓人,实际是中国海军实力碾压。日本得掂量掂量,和平发展才是出路。东海问题,通过谈判解决,军事对抗没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