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对大部分人而言,午睡是为大脑和身体充电的最好时机,饭后小憩一阵,才有精力应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
但在午睡时长问题上,大家却有着不同看法。睡得太短,有人觉得下午会困;睡得太久,又有人觉得会头疼。
双方争论不休,让"午睡应该睡多久"成为不亚于"今天应该吃什么"的难题。那么,最佳的午睡时长到底是多久呢?相关研究给出答案。
一、午睡太久,或将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美国加州大学开展了一项为期14年的随访研究,观察并记录了1401位受试者的午睡状况及认知能力变化。
结果发现,午睡的时间及频率,与年龄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75.7%没有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其午睡时间随年龄增长相应延长,平均每年增加11分钟。
而伴随着午睡时间及午睡频率的的增长,受试者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随访研究开始的6年后,有24%原本认知正常的受试者,罹患了老年痴呆症。
排除了可能导致痴呆的因素后,研究人员最终确定,时间更长和频率更高的午睡,是导致正常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关键风险因素。
与每天午睡小于1小时的人相比,每天至少午睡1次且午睡时长高于1小时的人,其罹患痴呆症的风险会增加40%。
既然研究已经发现了午睡与痴呆间的联系,那是不是说明我们不应提倡午睡呢?
当然不是,因为以上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就曾提到,受试者的年龄普遍偏大,或有其他因素导致其认知能力下降,所以最终的研究结果只做参考之用,不能尽信。
事实上,诸多研究早已证明,适度的午睡是有助于延缓大脑衰退的。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黄志力教授就提出:在中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下,还是提倡大部分人坚持午睡,但午睡时长不宜超过20分钟,否则大脑将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到高度清醒的水平。
同样,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秦竹也表示,午睡可以补充人体阳气,尤其是夏天,人体消耗大,容易感到精力不济,适度午睡有利于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抗病能力。
所以,午睡并非不能睡,关键在于控制好午睡时长和午睡频率。
二、午睡应该睡多久?不同时长会收获不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午睡时间要恰当,过长或过短,都不是好事。那么,午睡应该睡多久?多项研究指出最适合时长是20-30分钟,而且不同午睡时长收获的效果或不一样:
1.午睡6分钟
午睡6分钟记忆力能有效提高,这是因为短短的几分钟,已经可以让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为大脑腾出更多储存记忆的空间。
2.午睡10-15分钟
可以让人迅速清醒,尽快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午睡20-30分钟
可以使工作表现提高34%,使头脑的整体灵敏度提高54%,同时,还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4.午睡超40分钟
午睡时长超过40分钟,大脑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醒来之后容易感到疲倦,会有脑袋昏沉的感觉。如果不是前一晚没睡好,白天需要补充精力,一般不建议午睡这么久。
除此之外,适度午睡还有以下这些好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泪液分泌、修复身体免疫功能、帮助皮肤自我修复、减缓大脑早衰等。
所以,午睡需要应该睡多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以免适得其反。
三、打造优质午睡,需要改变5个午睡误区
午睡也是一门"学问",想要获取优质的午睡体验,除了需要控制午睡时长,你还需要改变5个午睡误区:
1.不要饭后立刻睡
午饭后不要马上午睡,食物进入胃里后需要一定的消化时间,马上睡觉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建议午饭后休息30分钟再睡,也可以在饭后散步10分钟促消化,这样中午也能睡得更舒服。
2.不要长期趴着睡
对于上班族来说,趴着午睡再正常不过,但是一般不建议长期趴着睡,因为趴着睡会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大脑缺氧,醒来后容易头昏、眼花、耳鸣,严重时可能导致腰肌劳损、脊柱变形。
3.睡不着别强迫
如果中午实在睡不着,也不要勉强自己入睡,可以选择闭目养神,将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这也有利于恢复精力。
4.午睡不宜过久或过晚
午睡时间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20分钟最佳。午睡时间也不宜太晚,建议不超过3点,否则容易影响生物钟,导致晚上失眠。
5.睡醒不要立刻起身
睡醒之后血液粘稠度增加,不要立刻起身,以免头晕,应该慢慢站起,先喝一杯水,不但可以补充血容量,还能提神醒脑。
科学的午睡可以有效补充睡眠,你掌握正确的午睡姿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