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关税政策后,印度是最早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但如今谈判截止日期临近,双方依然没有取得进展。据路透社7月22日报道,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在农产品和乳制品进口方面的谈判陷入僵局,印度和美国很难在8月1日的截止期限之前达成协议。《印度教徒报》认为,美国坚持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是因为特朗普政府不想为未来与欧盟和日本的谈判树立不利于美国的先例。
特朗普还没有向印度发布新的关税信函,但他此前威胁要对印度征收26%的关税。报道称,印度首席谈判代表拉杰什·阿格拉瓦尔率领的贸易代表团已于上周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官员进行第五轮谈判,但没有取得突破。
一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尽管在线讨论正在进行中,但想在8月1日前达成一项临时协议看起来很困难。"这名官员补充说,预计美国代表团将在近期访问印度,继续进行谈判。
另一名印度政府官员称,谈判人员正在探讨是否可以推迟有关农业和乳制品问题的讨论,等到达成临时协议后再处理这些问题。
美国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近期的谈判中,印度政府在农业等问题上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立场,美国希望让转基因作物进入印度市场,印度则不愿意达成可能削弱本国农民利益的交易。
6月9日,印度维津贾姆港 视觉中国
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6月30日接受印度《金融快报》采访时曾表示,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大、好、美"的贸易协议,但农业和乳制品是谈判中的两条"红线","我们不可能做任何会削弱我们的农业和农民地位的事情。"
路透社分析称,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约为16%,但这一行业支撑着印度近一半的人口。由于农民群体在印度选民中极具影响力,印度总理莫迪无法忽视他们的诉求,这使得印度政府更加谨慎地对待农产品进口问题。
乳制品在印度是一个敏感议题,印度的文化和饮食习惯深刻影响着印度民众对食物的选择。路透社指出,许多印度消费者担心,美国使用动物副产品喂养牛,这种做法与印度的饮食习惯相冲突。
《印度教徒报》认为,美国坚持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是因为特朗普政府不想为未来与欧盟和日本的谈判树立不利于美国的先例。
该报援引一名知情官员的话称:"印度是少数几个极力推动达成协议的国家。因此,在美国与欧盟或日本达成协议前,有可能先与印度达成协议。如果农业问题被排除在印美协议之外,那么这可能为欧盟和日本的协议开创先例,美国不想冒这个风险。"
对于印美之间陷入僵局的谈判,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总干事阿贾伊·萨哈伊(Ajay Sahai)警告说,如果美国对印度征收26%的关税,印度宝石和珠宝等行业可能遭到沉重打击,"然而,这可能是暂时的,因为两国都有意在未来逐步签订协议。"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21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则表示,特朗普政府更关注协议的质量,而不是达成的时间。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延长与部分国家的谈判期限时,贝森特回应称,这取决于特朗普。
路透社称,印度官员希望在今年9月或10月之前达成更广泛的协议,莫迪和特朗普今年2月也曾同意在2025年秋季前签订第一阶段的双边贸易协定。一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鉴于双方已经进行了五轮谈判,预计还会有美国代表团来访。我们仍然对敲定贸易协定持乐观态度。"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印度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额约为1290亿美元,美国对印度的商品出口总额为418亿美元,进口额为87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457亿美元。印度《经济时报》称,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印度6月对美国商品出口增长23.53%至83亿美元,进口下降10.61%至约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