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令人揪心的消息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悄然流传: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110多个国家!这种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的病毒,正以一种令人不安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它到底是什么?离我们远吗?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一、 基孔肯雅病毒:名字怪,但"威力"真不小!
"基孔肯雅",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非洲风?没错,它最早就是在非洲发现的。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特别是那些喜欢在白天活动的伊蚊(也就是传播登革热的那类蚊子)。
感染后,症状可能来得猝不及防。最典型的就是剧烈的关节疼痛,那种疼,有人形容像是"骨头在烧",甚至导致关节变形,行动困难。除了关节痛,还可能伴有高烧、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能自己恢复,但那种疼痛的折磨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对老人和小孩来说,风险更大。
二、 为什么扩散得这么快?离中国远吗?
你可能要问了,蚊子传播的病不少,为啥基孔肯雅病毒扩散得这么广?主要有几个原因:
1. 蚊子"帮忙"全球旅行:全球气候变化,加上国际旅行和贸易频繁,使得原本只在特定地区活动的蚊子及其携带的病毒,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伊蚊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多地方都适合它们生存和繁衍。
2. 人群普遍易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孔肯雅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原体,缺乏免疫力,一旦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就很容易中招。
3. 病毒自身变异: 病毒也在不断"进化",可能产生新的变种,更容易传播或适应新环境。
那么,离我们中国远吗?答案可能让你有点意外。虽然目前在中国大陆本土爆发的报告还不多,但周边国家,比如东南亚地区,已经多次报告过输入性病例和本地传播。考虑到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也适合伊蚊生存,再加上暑期是旅游高峰,从国外带回这种病毒的风险确实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三、 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关键在"防"!
面对这种可能"悄悄靠近"的病毒,我们该怎么办?恐慌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防"!预防基孔肯雅病毒,核心就是防蚊!
1. 清除积水,断绝蚊子"温床": 定期检查并清理家里和周围的积水容器,比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等。这是最有效的防蚊措施!
2. 出门"全副武装": 在蚊子活动高峰期(通常是 dawn 和 dusk,也就是日出和日落前后),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3. 使用驱蚊产品: 在皮肤或衣物上涂抹有效的驱蚊剂,比如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柠檬桉叶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成分的产品。
4. 安装纱窗纱门:保持室内环境,防止蚊子进入。
5. 如果旅行:前往已知有基孔肯雅病毒流行的地区时,更要加强防蚊措施。回国后,如果出现高烧、关节剧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