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多国气温突破 40℃,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超过 46℃。酷热难耐的天气让空调成为欧洲消费者的 "消暑刚需",中国空调品牌迎来发展机遇。

据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到 2050 年,欧盟的空调数量可能会增至 2.75 亿台,是 2019 年的两倍多。在这波 "空调需求潮" 中,中国空调品牌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产业在线分析师表示,2025 年 1-5 月,中国家用空调在欧洲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 1277.3 万台,同比增长 31.5%,甚至有中国企业的空调产品在欧洲国家直接卖断货。

欧洲空调普及率极低

在许多欧洲人传统观念里,空调并非生活必需品。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近 90% 的家庭都装有空调,中国也有 60% 的家庭装有空调,而欧洲只有 20% 左右,有些国家的普及率甚至更低。即使在最炎热的南欧国家,家庭空调普及率也鲜少超过 50%(意大利为 48.8%、西班牙为 41%、法国仅 25%)。

然而,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欧洲夏季气温逐年攀升,极端高温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今年夏天,欧洲多地持续遭受高温侵袭,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气温纷纷突破历史极值。在高温的 "炙烤" 下,欧洲民众对空调的需求大幅增长。

中国空调品牌在欧洲市场异军突起

面对欧洲市场突然爆发的空调需求,中国空调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创新设计和强大的产能,迅速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据产业在线数据,2025 年 1-5 月,中国家用空调增长第一的区域就是欧洲,总规模达到了 1277.3 万台,同比增长 31.5%。

一些中国企业针对欧洲市场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产品。例如,美的专为德国市场设计的 PortaSplit 空调,以其便捷安装、高效制冷的特点,深受德国消费者喜爱,已售出 10 万台,在德国、法国等地一度售罄;格力在西班牙推出的双风道窗机,巧妙适配当地无阳台建筑的需求,产品一经推出,就在瓦伦西亚、塞维利亚等城市热销,首月销售量相比去年增长了三倍。

除了产品的针对性设计,中国空调品牌在能效和环保方面也表现出色,契合了欧洲严格的标准和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许多中国品牌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新型高效换热器、智能温控等节能技术,提升产品能效。同时,积极使用环保冷媒,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满足欧洲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在瑞士 2025 年实施的能效新规要求家电待机功耗≤0.5W 的情况下,格力、海尔等中国企业提前通过技术手段达标,并获得欧盟绿色农业补贴。

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应对高温天气

为了应对极端高温天气,保障民众生活,欧洲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措施,推动空调的普及和使用。法国出台临时补贴政策,低收入家庭购置空调最高可获得 300 欧元补助,部分市政还专门设立 "老年人紧急制冷项目",为 65 岁以上独居老人发放便携冷风机。意大利则加快推进部分城市建筑的节能计划,增加对住宅楼外墙反射层和屋顶降温设备的财政补贴额度,同时鼓励居民更换可开窗安装空调的百叶窗结构。西班牙教育部门要求所有新建小学和中学预留冷气管道,马德里市政府更是提出 "室温限高令",规定室内公共区域温度不得高于 28℃ 。

此外,欧洲建筑委员会建议各国放宽旧城区空调改造限制,引入高能效设备清单和合规安装指导,重点鼓励使用能效比高、环保冷媒、免穿墙施工的产品。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为欧洲民众应对高温提供了支持,也为中国空调品牌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