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还存在误区,认为戴口罩只是防新冠的,其他病不用管。实际上,口罩对预防多种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显著效果,只是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咱们先明白一个基本事实: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喷出无数含有病毒或细菌的微小液滴,这些液滴可以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或者落在物体表面被他人接触后间接感染。戴口罩,就是在人与人之间设置了一道物理屏障,能有效阻挡这些飞沫的传播。

口罩的防护效果有多大?数据会说话。一项针对医护人员的研究显示,正确佩戴口罩可以减少约80%的呼吸道感染风险。而对于普通人群,即使是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也能阻挡约70%的病毒颗粒。

很多人会问:"那为啥我戴了口罩还会生病呢?"这涉及到几个问题:一是口罩佩戴不规范,比如经常用手摸口罩外层、口罩戴时间过长未更换、口罩与面部不贴合等;

二是除了呼吸道传播,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如果不注意手部卫生,再好的口罩也难以完全阻断传播途径;三是在高风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如密闭空间内与患者共处,感染概率自然增加。

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4类:一是存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的情形。例如,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或有相关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时应佩戴口罩。

二是处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应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

三是防止外来人员将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应佩戴口罩。

四是防止公共服务人员将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公共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应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