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大礼
当地时间5月22日,总统特朗普的一项大规模税收和支出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进行表决,会议表决结果为 215:214,最终该法案以215票赞成,214票反对,凭借1票的优势取胜获得众议院的顺利通过。
根据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该法案几乎囊括了特朗普竞选以来的所有核心主张,包括计划削减税收,削减医疗补助,食品援助,教育和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转而加大了对军事和边境安全的投资,该法案在外界看来,必将会大大加深联邦斥字和没有生活保障的人数。
此外,该法案还将债务上限提高至4万亿美元,允许联邦接政府能够继续借款来为其债务融资,这种做法无疑会再让美国国债再添新高。
第二份大礼则是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达的"国际禁招令"。
特朗普政府周四宣布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这一决定被包装为对哈佛"反美""反犹太""勾结中国"的惩罚,实则是美国自毁长城之举,更无意中为中国送上一份战略大礼。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是对这所精英机构给予严厉惩罚,因为它拒绝服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要求。这是其与学校斗争的一个重大升级。
美国国土安全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哈佛大学不再能够招收外国学生,现有外国学生必须转学或失去其法定地位。"
白宫周四表示,"招收外国学生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利", 并指责哈佛领导层将 "他们曾经伟大的机构变成了反美、反犹太、支持恐怖主义煽动者的温床"。
该大学拥有庞大的外国留学生人口,可能会受到影响。该大学表示,其国际学生人数为 9,970 人,数据显示,2024-25 学年,6,793 名国际学生占其招生人数的 27.2%。
根据哈佛大学2023-24学年的公开数据,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学生占国际学生的最大群体之一,约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0%-25%。6,793名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可能在1,350至1,700人左右。
与许多其他学院和大学一样,哈佛去年去年爆发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和难民营事件。这受了亲以色列的媒体和政客的严厉批评。
在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争夺学校控制权的斗争中,中国无一例外地躺着"中枪"。美国国土部在声明中表示,许多 "煽动者" 是外国学生,并指责哈佛大学领导层与中国勾结。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国会议员向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发送了一封信,要求提供哈佛大学与中国政府及其军队关系的信息。
从中国人的视角看,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堪称"送给中国的大礼"。中国高校近年来发展迅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已跻身世界一流,培养出如DeepSeek团队等顶尖人才,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实力已不逊于美国。DeepSeek团队全部由中国高校培养,这不仅彰显了中国教育的质量,也表明中国有能力留住本土人才并吸引国际学生。
特朗普的政策将迫使全球优秀学子重新审视留学目的地。相比美国的政策风险,中国的开放姿态和持续优化的教育环境更具吸引力。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投资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同时推出多项吸引国际学生的政策。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合作项目,以及针对国际学生的奖学金计划,都在提升中国高校的全球影响力。哈佛失去招收国际学生资格,将直接推动更多学生选择中国高校,尤其是那些原本计划赴美留学的顶尖人才。
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为中国留住本土人才提供了契机。过去,许多中国学生选择赴美深造,如今美国的高等教育环境变得危同四伏,中国学生更可能选择国内高校。这不仅降低了人才流失的风险,还为中国科技和创新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长期来看,中国高校将在全球教育和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特朗普的短视之举,无异于将全球人才拱手让给中国。特朗普的"礼物",让美国自食苦果,却为中国的人才战略和教育腾飞铺平了道路。这份"厚礼",中国欣然笑纳。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副总统万斯称美国败了,观察者网5月24日的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周五参加了美国海军学院的毕业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万斯表示,美国曾经是"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但随着中俄在各个领域的崛起,美国正面临"严峻挑战",事实上,"美国绝对主导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万斯强调,特朗普总统正在推动一项重要的国策转变,"我们正回归基于现实主义、保护核心国家利益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