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的故事,说穿了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突然翻车,又被自己捞回来的全过程。铁岭文艺大院里长大,四岁摸琴,高中改口播,一路杀进北广,回辽宁台就扛春晚,进央视就被喊"小朱军"。本以为稳进除夕主会场,结果临门一脚被刷,转头尼格买提32岁连上六年。

理由?台里一句"娱乐味太冲",轻飘飘把十年努力按了暂停键。换别人可能就蔫了,他倒好,胃出血出院后直接辞职,手机一架开始拍短视频。

没有灯光师,老婆当摄像,女儿负责乱入,一条"主持人下班后的嘴瓢合集"冲上热搜,点赞比当年《越战越勇》收视率还高。网友笑疯:"原来央视腔也会大碴子味。

"争议来得突然。班夫国家公园的小木屋刚晒出来,评论区就炸了:"国内景区不够你玩?""IP显示美国,移民实锤?"骂得最凶那条点赞三万。

三天后,杨帆发了条新视频:女儿举着坨风干的"动物便便化石"问爸爸值不值钱,他憋笑回答"能买半个小木屋",末尾加一句"祝大家接下来一年都有狗屎运"。

弹幕瞬间被"哈哈哈哈"刷满,骂声碎成段子。有人替他委屈,他倒看得开:"没被春晚选上那天,我回家煮了碗泡面,吃完就睡了。

现在能带老婆孩子看落基山雪,挺好。"短视频里他教新人怎么练口播,把当年央视评委的冷脸当梗讲;教网友怎么把胃药分门别类装进七天药盒,顺手吐槽自己"吃麻辣烫配奥美拉唑"。评论区常出现同一句话:"这比教科书管用。"偶尔也翻车。有次直播说错嘉宾名字,他当场鞠躬,第二天剪成鬼畜视频自黑,播放量反而翻倍。老婆在镜头外吐槽:"他连道歉都要押韵。"粉丝爱死这种不端着的样子,毕竟谁没见过几个"央视下凡"最后翻车的例子?

最新消息,他接了辽宁一个青少年口才公益课,不要出场费,只提要求:"教室得有暖气,孩子得真张嘴练。"有人问他图啥,他甩了句特实在的话:"当年没人教我,走十年弯路,现在能拉一个是一个。

"从铁岭到央视,从央视到手机镜头,绕了一大圈,杨帆把"没上春晚"活成了另一种春晚。没有零点倒计时,没有红西装,但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和几百万网友一起笑出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