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6月26号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美国空军部长特罗伊·梅因克在讲话的时候提到了我国拥有的导弹数量这个问题。此人言之凿凿的声称,目前中国大陆有超过900枚的短程弹道导弹瞄准台岛,而能够达到第一岛链的弹道导弹的数量能够超过400枚。

在这位美军部长提到的所谓第一岛链的相关岛屿目标中指的主要是日本和冲绳,除此之外,为了有效覆盖包括关岛在内的第二岛链范围,大陆方面还有超过1300枚中程导弹,为了有效覆盖阿拉斯加和澳大利亚等范围,有500枚远程导弹以及400枚洲际导弹。而对于如此具体的数量到底是从何而来?这位美军部长并没有具体的公开情报来源,仅仅表示这是基于美国"国防单位与军方内部确认之后的数据"!并认为这一数据与去年美国国防单位发布的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估算的3100枚弹道导弹加400枚巡航导弹的数据基本上保持吻合!

对于这位美军防长提到的导弹数量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有点扯了。尤其是针对台岛和所谓的第一岛链的导弹数量加起来也不过1300枚左右,这个数量甚至还比不上伊朗!那么这位美军部长所提供的数据,到底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在数量方面严重低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海军的装备来对比一下,目前解放军拥有的055大型导弹驱逐舰是10艘,每艘可以搭载112个垂直发射单元,也就是说光这十艘大型导弹驱逐舰上面的导弹就超过了1120枚,如果美军提到的导弹总数量是3500枚左右,那么光是海军的这10艘大型导弹驱逐舰就已经占据了全国总数的1/3,这个数据的可信度实在是太低了。

更不要说除了海军的这十艘大型导弹驱逐舰之外,还有陆军的火箭军,空军以及岸基导弹均需要配备大量的导弹,尤其是短程导弹,在解放军的战斗序列中,甚至一些远程火箭炮就已经具备了短程导弹的一些参数和能力。如果单纯的要对付台岛的话,导弹总数绝对不会仅仅只是900枚左右。

其次用外部例子来证明,也能看出很大的问题。就拿目前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来说,一场高强度的战争中,单日导弹的消耗数量已经达到了百枚的级别,俄乌战争引发高烈度的日期,少说也得上50天了,按照这个级别来说的话,这50多天左右至少需要超过5000枚的导弹!

另外还有刚刚结束的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伊朗12天的时间打出去了591枚导弹,而且从当时的反击效果来看,伊朗的导弹部队明显还有后劲,仍然可以维持每天几十发对以色列保持攻击的态势。难道我们的导弹储备还比不上伊朗吗?

以这两场战争为例,我们在台海方向上,如果仅有900枚短程导弹的话,真正遇到高强度的战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战争储备,导弹会在开战早期就被消耗殆尽。而这种战争准备情况显然不符合我国实际的国防力量和军事作战逻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美国人提到的这个数据,即便与他们自己公开的一些情报相比,其实也有一些矛盾。

比如去年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出台的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拥有的短程导弹的数量可能超过4000枚,虽然这个数据仍然没有指出具体的权威出处,但是也比美国空军部长所提到的这个数据要高很多。也就是说,美国内部对于我国拥有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具体数量,大概率是处于一个概括计算的范畴内,而且"概括"的非常厉害,在我看来可以用于现实"相差甚远"来形容了。甚至不排除,就连说出这种话的美国高层,其实在自己的心里也都不认可这样的数字。

而这位美国空军的部长之所以拿这个话题和比较敏感的一组数字来放在听证会上进行公开,在我看来,表面上是针对我国,实际上是有着内在的考虑。这次美国国防单位的听证会举行期间,恰逢美国2026财年国防预算审议期间,美国的空军与太空军的项目目前正在面临削减,如何尽可能的确保一定程度的预算是一些美国高层非常关心的事情。

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下,尽可能的渲染所谓的中国导弹威胁论可以直接服务于自己希望得到更多拨款的这种需求。而美国高层的这种做法,早就已经出现了不是一次两次。每当遇到一些内部矛盾和想要得到更多资金支持的时候,就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开始喧嚣尘上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具体的数字到底是多少,到底是否真实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中国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之后,美国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还能怎么办!只能是继续加强相应领域的投资以应对挑战,而这样一来正好中了一些美国高层的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