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将迎审判大结局,就在此时,局势出现转机。这一次出手的,居然是美国政府。对于马科斯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杜特尔特9月将迎来听证会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日前美国政府宣布,对四名国际刑事法院(ICC)法官和检察官实施新一轮制裁,原因是他们"恶意针对美以官员"。

然而菲媒注意到,其中来自斐济的谢米姆·汗与塞内加尔曼迪耶·尼昂,两人正是目前负责审理杜特尔特一案的检察官。

算下来,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美国对ICC官员实施的第三轮制裁了。

今年6月,美国也曾对ICC的4名法官实施经济制裁,其中来自贝宁的阿拉皮尼·冈苏,正是审理杜特尔特案件的法官之一。当时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申请,要求取消此人的审理资格并回避,但遭到拒绝。

如今美方再次行动,虽然动机是为美国和以色列出头,不是特意"帮助"杜特尔特,但它客观上,确实可能会对杜特尔特一案产生影响。

按照美方的说法,ICC已经被高度政治化,它没有权力调查和起诉美国及其盟友的公民。美国不是ICC成员国,所以美方这话有理有据,就算美以官员真的犯了罪,ICC也无权置喙,更别说所谓的越境执法、抓人。

ICC高度政治化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菲律宾也是美国的盟友,而且还有美菲共同条约,菲律宾也不是ICC成员国,同理ICC对杜特尔特的审理逮捕,也不合法。

有了美国在前面挡着,杜特尔特的法律团队也可以用同样的理由,质疑ICC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或许可能改变杜特尔特的命运。另据ICC发言人就说,这些制裁对检察官处理当前工作造成了严重障碍。

对于马科斯政府而言,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当初他背负骂名,也要伙同ICC把杜特尔特送到海牙,若是ICC此时慑于美国放人,日后自己在菲律宾政坛还如何自处?别说2028大选,自己能不能到那个时候都是未知。

前不久,ICC预审庭还批准了杜特尔特律师团队的请求,允许在法院休庭期间,延迟提交补充材料,包括第三国接收的书面担保,但原定的9月23日听证会日期维持不变。

此前,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已表示,已有第三国愿意接纳,并为他提供医疗支持,传闻有比利时、阿根廷,或者是中东国家如科威特等。据杜特尔特的家人透露,他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好多了,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听证会。

特朗普帮了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定会抓住这一机会,若能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充足材料,并被临时释放前往第三国,虽不等于脱罪,但回国受审的可能性会降低,马科斯可操作的空间也小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美国确实是动用手段持续施压ICC,客观上也间接制造了有利于杜特尔特的局面,但事实也摆在眼前,杜特尔特人在海牙,这些都只是假设。

当初ICC顶着骂名和压力,也要把杜特尔特带回荷兰海牙,明摆着要拿"禁毒战争"开刀,树立一个典型。若是什么都没审出来,最后乖乖把人送回去,ICC的脸面何在?所以ICC未必能轻易放人。

至于杜特尔特团队参考美国的说辞,说句难听的,菲律宾和美国都不是一个级别,更何况,还有一个马科斯在前面挡着,这一招未必能使得出来。

基于这些推断,杜特尔特完全脱罪的可能性,目前来看还是比较低。他直接回到菲律宾的可能性也较低,除非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逆势而上,把马科斯拉下马,或许会影响ICC的态度。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更可能的情况是,ICC一直拖着案件,杜特尔特只能老老实实待在海牙监狱,或者是ICC和菲律宾达成某种交易,再不然就是成功获释流亡第三国。总而言之,从杜特尔特以身入局那天开始,他的命运就不再由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