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夜70万"的招聘广告吸引,211毕业的轩轩辞掉了稳定的国企工作,一头扎进了热闹的团播间。她没想到,镜头前每天扭动6小时换来的,是6000块的月薪和布满淤青的膝盖。更现实的是,为了直播间里飘过的1毛钱打赏,她必须立刻跳起来。这和她想象中的"财富自由",差距有点大。
头部神话 vs 普通现实。轩轩的经历不是个例。另一边厢,头部主播萱萱的生日夜却像一场造富神话:903个"嘉年华"礼物刷屏(价值约270万),单场直播到手分成轻松超60万。这样的顶级案例,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涌入这个行业,梦想成为下一个"萱萱"。
满怀期待签下的合同,实操起来可能处处是"坑"。当初承诺的"无责保底5000",实际操作中可能变成:如果业绩不达标,不仅拿不到保底,还得倒贴钱给公司当"培训费"。"随时可以走"的条款,翻过页可能就是等着你的几十万天价违约金。有主播出来说,合同明明写着月保底1.1万,最后公司以"没完成和粉丝私聊的任务"为由,只给发了2000块。同期的新人更惨,因为没达到公司要求的"日均3万点赞",工资直接砍半。
表面播6小时,背后付出的远不止。提前3小时化妆、排练是常态。凌晨三四点下播后,你以为能休息了?不行,还得给那些打赏的用户"写作业"--发满200条感谢私信,少发一条?扣钱!有报道提到,像苏江传媒旗下的一些女团成员,每天实际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长时间机械地跳舞,让不少人落下了腰椎劳损的职业病。更有人因为直播间里弥漫的二手烟,诱发了哮喘。最极端的情况是,一名17岁的男孩在连续进行了8小时所谓的"罚站直播"后,猝死在了镜头前。
行业乱象,尊严值多少? 一些直播间里,主播的自主性被压缩。她们有时更像"人形点唱机":观众刷特定礼物,就能指定主播做动作--摸胸、劈叉、湿身诱惑成了隐藏项目,甚至有人要求主播反复被气球砸进水里制造"湿身效果"。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这跟电子乞讨有什么区别?" 当985名校生为了打赏在镜头前卖力扭腰,当消防员转行做主播被贴上"女友粉制造机"的标签,职业的价值感似乎被流量冲刷得所剩无几。
监管在行动,但问题还在,面对乱象,平台也开始出手。比如抖音就在6月份清退了54家涉及低俗或未成年人直播的公会。苏江传媒也以"价值观严重不符"为由,直接开除了两名流水很高的主播,并无限期停了整个团播。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光靠平台可能还不够。劳动法里规定的休息权、电子商务法要求的平台责任,怎么在直播间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真正落地?这是个需要各方思考的大问题。
名校生为了1毛钱打赏就得立刻跳舞,膝盖跳肿了还得在镜头前保持笑容……当光鲜的团播梦背后是这样的现实,年轻人大量涌入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