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末伏一日晴,百日无北风",这好像是说末伏这天的天气状况和以后的一段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年什么时间进入末伏?

什么是末伏?

"末"就是最后、结尾的意思,"伏"就是指伏天,伏天分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总‬称"‬‬三‬伏‬"‬。‬末‬伏‬就‬是‬指‬三‬伏‬天‬最‬后‬的一个阶段‬。‬

伏天的说法

伏天就是指一年中最酷热的一段时间,关于伏天,据《史记·秦本记》所述,在公元前676年(秦德全2年)夏季很热,人们用杀狗来禳解热毒,便把要解毒热的酷热日子称为伏天。之所以要杀狗,是因为当时的人很迷信,认为狗血涂入城门,可防鬼怪炎热的妖魔进入。"伏"字是人旁有犬,表示犬能保护人,所以古人把这段最酷热的时间段就‬称为"伏天",这也是"伏"的本意。

按照五行生克的说法,‬夏季属火,火‬克‬金‬,‬金怕火烧熔,而‬日‬子‬中‬的"‬庚‬日"‬‬五‬行‬属‬金‬,‬所以到庚日,金要伏藏,于是把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称为入伏的时间,‬因此也‬流‬传‬下‬了‬"‬夏‬至‬三‬庚‬入‬头‬伏‬"‬的‬说‬法‬。‬

今年末伏是什么时间?

"夏至三庚入头伏"是对进入头伏的规定,意思就是说,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进入头伏的时间。当然,也规定了末伏的时间,那就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进入末伏的第一天,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公历8月9日的庚戌日,农历的闰六月十六,也‬就是说这‬天‬就‬是‬进入末伏的第一‬天‬。‬

一般来说,初伏为10天,末伏为10天,这是固定的,中伏的天数是由末伏来决定的,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如果有5个庚日时,中伏就‬为2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所以,今年的中伏是10天。

同时,古人认为,三伏中的第一天的天气状况都和以后的天气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也就流传下了"末伏一日晴,百日无北风"的说法。

"末伏一日晴,百日无北风"啥意思?

按照老一辈所说,如果末伏这一天是晴天,将预示着天气反常,"秋老虎"肆虐,有可能会继续炎热很长一段时间,北风预示着寒冷的到来。今年会不会"百日无北风"那也只有看公历的8月9日,农历的闰六月十六是什么天气了。

总结:

"末伏一日晴,百日无北风"虽然是老一辈总结的经验,但并无科学依据。小编认为,老人们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提示人们,纵然进入末伏,"秋老虎"的炎热肆虐反扑也不能不防,一定要尽最大的戒心去防患于未然。对此不知大家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