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司令叫嚣,别只让美对抗中国,话音刚落,英军对华发战争威胁

因为在记者会上当众叫特朗普"爸爸",荷兰前首相吕特喜提了一个外号--特朗普"干儿子"。最近,荷兰其他官员也开始有样学样。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护身军刀"多国联合军演期间,荷兰国防军总司令奥诺·艾谢尔海姆公开叫嚣,不能只让美国独自对抗中国,面对中国的"军事崛起",澳大利亚是时候提升自身国防实力了。他还妄称,对于印太地区来说,中国就是"下一个俄罗斯",澳大利亚不应该"当鸵鸟",而应与日本、韩国、新西兰和菲律宾等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荷兰司令的这番言论,可以说是一种标准的"伥鬼"言论。换句话说,就是荷兰自己被美国坑了,觉得心里不平衡,还想拉其他国家下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前段时间,荷兰终于同意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3.5%,以符合北约标准。但是包括荷兰在内的很多北约成员国,内心其实都是不情愿的。因为它们很清楚,在经历了俄乌战争后,孱弱的俄罗斯已经不足以对欧洲产生威胁。军队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强行提升军费,只能拿去买武器。而欧洲自己的军工业,无论是品类还是产能都不足,要想获得符合北约标准的装备,只能找美国买。这笔新增军费,等于是定向输送给了美国,相当于是一种保护费。

北约国家不想交钱,但不交又不行,特朗普威胁如果军费不达标,美国就要退出北约。为了挽留美国,身为北约秘书长的吕特,不惜当众称呼特朗普为"爸爸"。这次荷兰司令炒作"中国威胁论",动机其实和吕特一样。他深知特朗普的目的,是想从欧洲抽调力量,用于对付中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对抗俄罗斯,要欧洲国家出钱。对抗中国,却不需要亚太国家出钱?

这位荷兰司令虽然没有明说,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欧洲国家为了配合美国对抗俄罗斯,已经下了血本。所以,亚太盟友也应该拿出钱来,配合美国对抗中国。不然的话,美国会加大对欧洲的抽血力度,欧洲根本受不了。

但问题是,亚太盟友们也不傻。欧洲对俄罗斯畏惧可以说是深入欧洲人的骨髓。美国逼欧洲人掏钱出来,欧洲人不得不掏。但是中国对于亚太国家,不仅不构成任何威胁,反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比如前不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刚刚访问过中国,并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他在访问期间反复强调,中国对澳大利亚非常重要,中国有一半的进口铁矿石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游客每年在澳大利亚消费数十亿美元,澳大利亚的牛肉、龙虾、车厘子和葡萄酒,也极为依赖中国市场。

澳大利亚的这种态度,让部分欧洲国家感到不满。除了荷兰之外,英国也进行了一番挑拨,而且用词更加大胆。7月27日,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抵达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和澳大利亚副总理理查德·马尔斯一同登上航母视察。趁着这个机会,希利突然毫无预兆地对记者表示,一旦台海爆发冲突,英国将做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的准备。如果有必要,英国将与澳大利亚并肩作战。或许是觉得话说过头了,希利又赶紧给自己"叠了一层甲",声称英国对台政策没有变化,刚才他说的只是"泛泛而谈",英国希望亚太地区的任何争端都能通过"和平"和"外交"方式解决。

希利嘴上说的好听,但他的用意和那位荷兰司令一样,都是希望把澳大利亚拉下水,分摊它们在欧洲的压力。但这可把澳大利亚惹毛了,因为前不久,澳大利亚刚刚顶住了美国的施压,拒绝承诺介入台海冲突。现在英国人又来这么一出,这是存心想让中国产生误会,破坏中澳贸易?要知道,近期中国极有可能与澳大利亚达成协议,允许澳方向中方试验性出口油菜籽,如果因为英国官员的一句"失言"导致半途而废,那澳大利亚损失可大了。相信经过这件事之后,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都会对欧洲和美国产生更多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