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将全面取代2018版标准,这是电动车管理史上最严格的升级。新规实施后,全国范围内将同步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三类违规车辆和四种高危违法行为,提醒车主在新规执行前,尽快淘汰禁行车辆,同时规避违法行为,以免被罚!

一、3类禁止上路的电动车

1、非标电动车(过渡期已经结束的车型)

对于超标电动车来说,在过渡期内正常登记备案,悬挂临时号牌是可以合规上路的。但是一旦过渡期结束,所有的临时号牌都将失效,超标车将禁止上路行驶。

海南、云南等省份已明确,9月起全面淘汰超标电动车,未延期的地区车辆直接作废。过渡期结束后,交警一旦查到超标车,将一律做扣车报废处理。建议车主参与以旧换新,将超标车置换新国标车。

2、非法改装车(情节严重者)

重点打击蓄电池电压超48V、电机功率超400W、解除限速德国的改装行为,湖北潜江交警近期开展关于电动车非法改装的严查行动,山东菏泽持续严查电动车非法改装、"飙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竞速飙车、噪音扰民等违法行为。

3、资质不全的"三无车辆"

无3C认证、合格证或正规发票的电动车,统称为资质不全的"三无产品",这类车一旦购买,将无法正常渠道上牌,没有牌照就无法上路行驶。湖北随州开展"三无车"专项整治,包括无牌无证、无交强险、车辆违法载人;擅自拼改装车辆;闯红灯、逆向行驶、酒驾醉驾;驾驶、乘坐三轮电动车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依法认定为机动车却未投保交强险;以及其他涉该类车辆的交通违法情况。

二、4种严查的违法行为

1、无牌无证驾驶

电动自行车无需驾驶证,但需严格上好电自绿色牌照,电动摩托车黄牌、需持D/E证,轻便摩托车蓝牌需F证,低速四轮车需C2证。莆田近期查处案件中,43%的电动三轮车驾驶人无证。

贵州铜仁印江交警开展电动车、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重点时段、路段的管控力度,重点对酒后驾驶、无牌套牌、违法载人、飙车炸街、未成年人无证驾驶、违法载人(多人共骑)、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及电动自行车超员等易肇事违法行为。

2、违规载人载物

关于电动车载人都是有严格标准的。自行车仅限载1名12岁以下儿童,三轮车严禁载人。安徽宣城已查获多起用三轮车接送5名儿童的案例。河北正定多部门联合执法 整治电动三轮车违规载客行为。

3、危险驾驶行为

危险驾驶行为包括:闯红灯、逆行、酒驾醉驾等高危行为。一旦违反交规,处罚标准与机动车一致: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构成危险驾驶罪。深圳已有电动车主因醉驾被吊销驾照。

4、充电、停放违规

在引起火灾的原因中,电动车充电占据了很大原因,因此电动车充电、停放都与消防安全息息相关。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小区物业联合,严查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违法行为。

总结:

9月1日起实施的新国标,将推动三大升级1、铅酸电池重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续航提升;2、强制北斗定位降低被盗率;3、防火材料使用比例提高。这极大地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出行安全和驾驶习惯。我们期待新政实施以后,带给电动车行业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