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在全球开源人工智能(AI)模型市场,中国超越美国。"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6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开源AI初创公司Hugging Face的一项研究发现,过去一年,中国团队开发的开源AI模型下载量占比上升至17%,首次超过美国同行,在AI技术的全球应用中取得关键优势。
在席卷全球科技行业的AI热潮之中,美国OpenAI、谷歌和Anthropic等科技巨头倾向于"封闭"策略,保持对先进AI技术的完全掌控,通过用户订阅和企业合作等方式获利。与之相比,中国科技公司倾向于更加开放的策略,发布了一系列开源模型。
开源AI模型指的是代码和架构公开的AI模型,允许任何开发者下载、使用、修改和分发。开源模型的广泛运用将对AI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得初创公司更容易开发产品,研究人员也更容易改进产品。
在中国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开源模型已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MIT和Hugging Face的研究发现,在过去一年里,中国新开发的开源AI模型在开源模型下载总量中的占比已上升至17%,超过了美国开发团队的15.8%,这是中国团队首次在这一指标上超越美国同行。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温迪·张(Wendy Chang)指出:"比起美国,开源在中国更像是一种主流趋势。美国公司不愿这样做,它们依靠这些高估值赚钱,不想公开自己的商业机密。"
根据MIT和Hugging Face的数据,DeepSeek和阿里云的Qwen是下载量最多的中国开源模型。《金融时报》称,DeepSeek-R1模型震惊了硅谷,该模型使用的成本和算力很低,但性能足以与美国顶尖模型比肩,引发各界对于美国AI实验室是否还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质疑。

Hugging Face统计的开源模型下载量占比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MIT研究员谢恩·隆普雷(Shayne Longpre)表示,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改变AI模型发布的范式,许多中国公司每周或每两周发布一次模型,并提供多种版本供用户选择。相比之下,美国科技公司往往每六个月或一年才发布一系列模型。
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尽管美国出台了芯片出口管制等一系列打压措施,但中国拥有大量优秀人才,他们在开发开源模型的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创造力。
为了在所谓"AI竞赛"中获胜,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试图说服美国企业投资具有"美国价值观"的开源模型。然而,美国开源模型的大型独立开发团队数量远少于中国,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如今也选择加大对闭源模型的投资。
今年8月,OpenAI发布了首批"开放权重"模型,这些模型免费开放,但提供的信息不如开源模型全面,不包括从零开始训练模型所需的代码和训练数据。
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珍妮特·伊根(Janet Egan)表示:"中国在开源AI模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这一点应该引起美国的关注。"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8月曾发文指出,中国的开源模型虽然低调,但已得到越来越多初创科技公司的欢迎。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安德里森·霍罗威茨公司的合伙人马丁·卡萨多(Martin Casado)表示:"我估计,现在的初创企业有80%概率使用的是中国开源模型。"
《经济学人》分析称,单纯从商业角度来看,美国公司的专有模型产生的收入远高于中国公司的开源模型,从专有模型中获利更容易,所得收益也可以重新投入到创新中。
但开源模型关注的不只是商业成绩。科技公司Together AI联合创始人珀西·梁(Percy Liang)表示,企业、政府和研究人员可以更容易地调整开源模型,将其应用于各个具体的场景,并帮助用户在不依赖云端的情况下在本地运行AI工具。通过定制化支持等服务,开源模型也能创造收入。
"当美国AI实验室押注于通过推动智能突破来获取巨额利益的同时,中国的开源模型竞争者更专注于推动AI的广泛应用,"《经济学人》总结道,"如果他们成功,DeepSeek的冲击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