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场会上,罕见谈及了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称目前在乌克兰前线作战的俄军总兵力超过70万,政府需要为退役后的战斗人员提供妥善安置,并吸纳其中有意愿且具备能力的人成为公务员。

美俄领导人会晤结束以来,除了加紧推进顿涅茨克等地的攻势,俄方还在北约东翼边境频频"示强",给人一种拒绝谈判、战斗到底的既视感。然而,普京最新提到的退役士兵安置问题,却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俄方虽然手握巨大的兵力优势,但也有意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了。

有分析认为,俄方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夏季攻势遭遇严重挫折,俄军已经难以通过军事手段达成原定目标;二是乌克兰和北约国家精准"拿捏"了俄能源出口业,给俄罗斯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从前者来说,俄军原计划通过夏季攻势拿下红军城,继而占领整个顿涅茨克与乌东四州。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方向上的俄军仍面临着乌军的反攻,难以彻底稳住战线。这一情况意味着俄军的夏季攻势已基本失败,即便继续推进战线,俄方也很难将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有限战果,转化为谈判筹码。

就后者来说,俄方面临的是乌军远程袭击俄境内输油管道,以及北约国家大力制裁俄能源出口业两方面的压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9日发布声明称,为打击俄能源收入,第十九轮制裁将将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第三国的炼油厂、石油贸易商和石化公司,并且将首次制裁加密货币平台、禁止相关交易。

本轮制裁措施出台前,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向西方盟友施压,要求欧洲各国彻底终止与俄罗斯的能源往来,并对俄油主要买家中国跟印度征收高额关税。如今欧洲国家虽然没无条件接受美国的条件,但加大对俄油购买国的打击力度,也相当于给了俄能源出口业一记重拳。有分析指出,随着欧盟升级对俄石油行业的制裁力度,并下调俄油价格上限,俄罗斯的经济可能遭受重大冲击,加上前线俄军的能源供给,也可能受到袭击的影响,战场形势对俄方十分不利。

这一点,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9日罕见松口,直言俄方愿意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寻求妥协的发言中也可见一斑。拉夫罗夫表示,在国家合法安全利益及居住在乌克兰的俄语民众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俄方愿意"寻求妥协"。同时,俄方也希望美俄两国继续保持对话,从而加速解决俄乌问题。

有分析称,俄外长此番放低姿态甚至主动"寻求妥协",为接下来的美俄外长会谈做准备,其实是前线战况不利的情况下,普京政府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缓兵之计。这对加速俄乌和谈进程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冲突会很快结束。毕竟俄方开出的停火条件并没有太大让步,眼下,刚获得北约国家军事援助的乌克兰,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武力收复失地,而非接受一份对自身不利的和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