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停火后,意味着本轮印巴争端的"高潮"戛然而止。昨日,巴方的"铜墙铁壁"行动打了印度一个措手不及,印度一改前几日"跋扈"的姿态,表示不愿意事态升级。国际社会也纷纷出面斡旋。中方在5月11日凌晨连续给印巴打了两通电话,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自己的委屈,但双方的表态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同意停火"。不过,目前和平的局势尚需要巩固,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已经开始趁机抢"功"了。

中方的"夜间外交",以行动锚定局势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5月11日0时20分公布的消息,中方与巴基斯坦外长达尔通电话。达尔介绍了印巴冲突的最新情况,表示愿意同印方实现停火,但不会放松警惕。巴基斯坦将对侵犯巴主权和领土行为予以回应。感谢中方为实现停火作出的斡旋努力,愿意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

在0时35分,中方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多瓦尔表示,帕哈尔加姆恐袭事件造成了印方人员严重伤亡,印方需要采取反恐行动。战争不是印方的选择,也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印巴双方将致力于停火,期待尽快恢复地区和平与稳定。

对比一下印巴双方的表态,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委屈",但我们发现双方都希望停火,这个"共识"十分难得,对地区降温有着直接的意义。

中方的两通电话,是对印巴冲突的直接斡旋。对于巴方,中方强调的是主权与安全关切;对于印方,我们强调突出反恐合作与危机管控。这种看似差异化的表态,既维护了中巴全天候伙伴关系,又避免与印度直接对立。

中方的介入,为双方从"相互指责",转向"对话协商"提供了关键的缓冲。中方凌晨的这两通电话,对巩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作用非常大。

印巴各诉委屈,表态的"共同点"

尽管在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印巴双方达成了停火意向,但双方的表态存在差异,换句话说,都有自己的"委屈"。印度的核心诉求仍是"反恐",强调印方是4月22日克什米尔袭击事件的受害者,多瓦尔说印度的军事行动是"反恐"。而巴方的核心诉求是"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威胁",强调的是"自卫"。

这种分歧在双方爆发冲突的细节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印度每次对巴方发动军事行动,都称"精准地打击恐怖设施",但巴方却说印度袭击的是平民区。而巴基斯坦打击印度的军事设施的时候,印度却反咬巴基斯坦是"侵犯主权"。也就是说,双方都在试图通过语言上的"升级",来争取未来的谈判筹码。可见,双方在发动军事行动之前,已经在为后期的谈判做了铺垫。这就是双方"以打促谈"的默契。

因此笔者认为,双方能达成停火的一致意见,一方面是因为双方本就是奔着"以打促谈"的目的去的,另一方面也是见事态已经闹大,国际社会斡旋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只要双方能够达成停火,对南亚百姓来说,就是福音。

和平尚需巩固,特朗普经开始抢功

中方凌晨给印巴双方打电话,有两方面考虑,第一是为了和平与稳定,第二是为了巩固双方的停火需求。既然都要停火了,为什么还要巩固?这里有三个原因:

第一,印巴双方之间的信任目前还比较脆弱。印巴目前矛盾重重,停火虽然是彼此的诉求,但很容易因为某一个小事件再度放大矛盾,导致冲突再起。

第二,停火协议缺乏第三方监督。尽管联合国秘书长、中美等都对停火表示欢迎,但这种缺乏监督的停火协议,是个不稳定因素。

第三,印巴国内的政治压力可能会破坏停火协议。莫迪政府目前面临极大的选民压力,他此前不顾反对对巴方使用军事威胁,也有转移国内注意力的企图。若突然停火,很可能会被反对派视为"软弱"的表现,不排除到时候印度还会再度"开火"。而巴基斯坦军方也存在"强硬派",这都给双方停火留下了隐患。

然而,就在和平尚需巩固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开始抢功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经过一夜漫长的谈判,我很高兴地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

很明显,特朗普的言下之意是,美国在印巴停火中的影响很大,他对停火表现出了极大的乐观态度。这明显是"抢功劳"的行为。事实上,通过我上面的分析可知,特朗普若真的想为南亚和平出一份力,他仅在社交媒体上动手指头是不行的,还需要拿出更多的"大国"责任。

特朗普的"抢功"背后的算计

特朗普之所以愿意表现得非常乐观,并暗示美国功劳很大。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算计:

首先,特朗普要转移国内矛盾。美国目前正陷入经济衰退的危机,特朗普自重返白宫以来,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政绩",他需要抢印巴停火的"功劳"来充门面,为自己的中期选举铺路。

其次,特朗普要巩固印太战略支点。美国拉拢印度对抗中国,是其长期战略。此次在莫迪政府被打"懵"后紧急"斡旋",既能强化和印度的关系,又能施展对巴基斯坦的外交影响力,一举两得。

最后,特朗普试图对冲中俄的影响力。在特朗普的算计中,中俄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斡旋日久,还没有他一条推文的作用大。这种自以为是的行为,够他吹好几天牛了。

然而,特朗普的"胜利"是充满争议的。他的斡旋缺乏实质成果。因为停火协议未涉及克什米尔主权问题,也未建立长效对话机制。毕竟,这才是印巴冲突的根源。

和平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从目前看,印巴之所以能达成停火协议,是国际压力与理性选择的结果,但不是冲突的终点。美国要做的,应该是和中国协同配合,进一步推进印巴对话机制,推动克什米尔问题的谈判进程。如果仅靠社交媒体的小作文就能解决印巴问题,那特朗普也不必等今天才来"抢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