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振臂一呼,32国联盟进逼中国,解放军援手到了,俄军已增兵

7月30日,中俄同步官宣,将于8月1日至5日,在日本海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海军军演,演习属于防御性质,不针对第三方国家,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有媒体注意到,本次演习包含"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和"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两大主题,其中后者是首次提出。与此同时,中国官方还在一部纪录片中,首次披露了去年9月25日火箭军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全过程,以及中国战略核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的画面。

上述信息的集中发布,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对西方势力的一次有力震慑,告诉它们:中俄两国军队和中国的核战略力量,正在时刻准备着。这里有一个大背景:7月28日至29日,中美举行了第三轮贸易谈判。这一谈判的结果,将很大程度决定中美未来"是战是和"。令人遗憾的是,谈判结果并不乐观。美方选择将关税休战期继续延长,甚至发出了"不排除让关税重回三位数"的威胁。要知道,中美贸易一直被认为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如果双方真的发生"硬脱钩",那么从最坏结果考虑,中美将有发生正面冲突的风险。

事实上,美方早就在做准备了。从4月美菲"肩并肩"军演对吕宋海峡的首次封锁演练,再到7月美澳"护身军刀"军演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模拟占领,以及美军在菲律宾基地数量的不断增长,都暴露出美国对亚太的企图心越来越强。目前,美军在整个亚太的兵力规模,已经达到了40万人之多。美军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导系统,以及日本在冲绳部署的12式导弹,射程都已覆盖中国沿海。

除了美日澳菲之外,远在欧洲的部分北约国家,也对亚太格外上心。今年4月,法国海军出动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率领5艘军舰和1艘核潜艇,对南海进行"战略巡航",期间访问日本和菲律宾,还与当时正在和美菲对峙的山东舰航母"擦肩而过"。

今年7月,英国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又进入南海,打着"维护亚太航行自由"的旗号,先停靠新加坡,后访问印尼,然后抵达澳大利亚,参加美澳"护身军刀"军演,最后又北上访问日本。要知道,今年可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英国航母时隔3年重回亚太,很难说没有包藏祸心。所以,刚刚完成盯防美菲任务的山东舰,又专程前往香港访问,以此对冲英国造成的影响。

从这些信息中就能看出,由于中美贸易面临"脱钩"危机,整个西方阵营都开始动员起来,所有人都在为可能的中美冲突做准备。前不久,在澳大利亚参加美澳军演的荷兰国防军总司令甚至公开扬言,亚太各国不能让美国单独对抗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菲律宾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中国。这是典型的"新北约"论调。为了动员澳大利亚加入这个"新北约",英国防长还借着"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访问澳大利亚的机会,当着澳方官员的面表示,如果台海有事,英国将做好在亚太参战的准备,并且将与澳大利亚"并肩作战"。

面对北约国家发出的威胁,中国虽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美国能够拉拢英法围堵中国,那么中国自然也能叫上俄罗斯作为援手。这次中俄联合演习传达的一个信号就是,既然北约国家敢于不远万里,来亚太帮美国助拳,那么就要千万小心,别被俄罗斯在欧洲端了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