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以前那个年代,一家五六个孩子都是正常的,衣服也是弟弟妹妹捡哥哥姐姐的穿,在以前的年代,孩子穿旧衣服很正常,甚至特别贫困的家庭,孩子都是穿百家衣长大的。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而且现在一家最多就是两个孩子。虽然如今养娃成本高,压力大,但除了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和家庭外,正常家庭的孩子基本的吃饱穿暖还是能满足的。不管是为了节约资源,省钱想把钱花在刀刃上,很多家长还是习惯借一些旧衣服,给上了学的孩子穿。但是,如果家里条件还过得去,妈妈不要让孩子经常穿别人的旧衣服,原因有三,很现实。

原因一:孩子的审美需求被无视,以后难以拥有良好的品味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许多本能的需求,即天生的需求。这些需求被归类为"意外需求","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而认知需求和审美需要是连在一起的。认知需求指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而审美需求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应自然的需求。

三岁以后的孩子逐渐有了认知和审美的需求,会慢慢的主动要求自己想要穿什么衣服,衣服怎么搭配,想要什么发型,这个需求就是孩子在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审美。但是如果妈妈经常给孩子穿旧衣服,把别人家的穿衣风格直接套到自家孩子身上,完全没有考虑适不适合孩子,孩子也只能被动接受,孩子的审美被忽视了,审美需求被破坏了。逐渐的孩子也就麻木了,他不懂得什么是美。这样会导致孩子长大对自我和对生活品质都没有了追求。

按照家里的经济情况给孩子适度添新衣服,不是花钱买了一件新衣服,而是孩子一辈子的审美情趣和良好品味。

原因二:自我价值受损,容易失去自我向上的动力

妈妈经常让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孩子潜意识就会觉得自己是被施舍的角色。更可怕的是,孩子会对这种施舍习以为常,觉得别人给自己,是看得起自己,自己根本不配拥有新的,不自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样孩子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受损,失去了向上的动力和能力。

而且经常让孩子穿旧衣服,孩子慢慢也会觉得理所当然,也就再也没有自己的要求和意见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随随便便,妥协,没有主见的性格。这样的孩子是很悲哀的,因为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配,所以就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后让自己安于现状,浑浑噩噩过日子。

原因三:长大后的过度补偿心理,会让一个人痴迷于买买买的方式弥补小时候的遗憾

心理学生有一个名词叫补偿心理,小时候越缺什么,长大就越想拼命弥补。小时候经常让孩子穿旧衣服,长大后当他有钱的时候,他就会拼命得弥补自己小时候没有穿新衣服的遗憾,然后热衷于买买买,通过花钱买新衣服的方式来补偿自己,哪怕捉襟见肘,哪怕借钱。这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

当然,我们还是要提倡节约。只是没必要通过穿旧衣服的方式,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不要攀比,不要非名牌不买,不要贪多,贪贵,够穿就行,外套可以买大一些,可以多穿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