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注意了,今年的重阳节和霜降凑到了一块。民间谚语说:重阳遇霜降,大雪满山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年冬天的雨雪天气真的会比往年要多吗?要弄明白今年的重阳节为什么会遇上霜降,这要从我国的历法说起。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就是说到了霜降节气,天气开始变得清肃寒冷,露水也凝结成霜,冬天很快就要来了。

另外从时间上来说,霜降是农历九月份的中气,按照月初为节,月中为气的排序,正常年份该是出现在九月十五之后。不过今年因为多出一个闰六月,导致之后的节气依次前移,今年的霜降就交节在了农历九月初三,这样重阳节也就落在了霜降节气里,这也说明今年的寒冷天气来的比较早。

而农谚重阳遇霜降,大雪满山岗也是千百年来农耕经验的总结。按照农谚的预测,霜降要是和重阳节离得近,意味着冷空气来的比往年要早,到了冬天就容易形成持续的低温天气,而低温又是下雪的关键,再加上前期水汽条件的积累,冬天出现大雪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在民间还有一句老话:早霜降,三九雪堵门。也从侧面说明寒冷天气来得早,导致冬天的雨雪天气增多。从气象学的角度来讲,秋季末期的温度变化往往与冬季冷空气的强度存在一定关联。当重阳节与霜降重合时,往往意味着大气环流调整期提前,冷空气活动更加活跃,这也为冬季降水创造了条件。

今年秋天,我国多地出现了明显的季节前移现象,东北地区的初雪时间比常年偏早,华北、黄淮等地也早早出现了初霜,这些物候现象也都与前期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今年冬天的雨雪天气到底多不多?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显示,今年秋季已经形成了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种气候现象通常会导致冬季风更强,冷空气活动更频繁,但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之下,也会抵消一部分寒冷。所以今年冬天预计整体平均气温可能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但这期间也会经历一些强冷空气的侵袭。出现阶段性的强降温和降雪的过程。

综合来看今年冬天雨雪偏多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尤其在北方地区阶段性的降温和降雪更值得警惕。但无论是老辈人的经验预测还是现在的天气预报,核心都是在警示我们要做好冬季防寒保暖的准备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