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想我们当年的大学生活,我毕业时通过校招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广东一家地产集团的景观工程师。那时的房地产行业还是人人羡慕的朝阳产业,虽然如今,它已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行,成为了夕阳行业。
而如今的大学生,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就业环境,比我们那个时候更复杂。市场机会变少了,钱也更难挣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包容度明显降低,很多公司不愿再花成本培养新人,反而更愿意用同样的薪资,去聘请能立即创造价值的"熟手"。
在这样的形势下,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该怎么办?我梳理了几条出路,供你参考:
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
这是相对稳妥的选择。在经济波动期,体制内的"铁饭碗"依然是多数人眼中的香饽饽,稳定且有保障。
进入央国企
尽管如今的央国企也不如从前稳定,但它们对应届生仍比较友好。国家对其有吸纳应届毕业生的指标要求,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对毕业生来说,这是一条值得把握的通道。
继续读研深造
这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自我,另一方面也能暂时避开当前的就业低谷。等几年后经济回暖,或许会有更好的机会与选择。

趁早转行,顺应国家战略
特别是像建筑、景观等受地产冲击严重的专业学生,不妨尽早转向国家鼓励的科技、AI等方向。刚毕业时学什么都不算晚,总比到了四十岁再想转行要从容得多。
借助家庭与人脉资源
若家中有长辈或朋友能提供就业支持,不要排斥。在一个有"自己人"的环境里,你能获得更友善的成长空间--这在当下尤为重要。
先就业,再择业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妨广泛投递简历,先找一份工作干起来。同时持续学习新技能。你们还年轻,学习能力强,未来的路很长,仍有无限可能。
最后我想说:
无论如何,请别躺平,也别自暴自弃。年轻就是用来学习和拼搏的。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保持信心,持续前行。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照片引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