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随着特朗普政府及其他西方国家大幅削减对外援助,澳大利亚有人先沉不住气了。

7月20日,澳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在其年度报告中刻意将中国与东南亚的正常发展合作曲解为"扩大影响力",危言耸听地宣称"美西方缩减援助将助长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这家位于悉尼的研究所声称,东南亚正处于其发展轨迹中的一个"不确定时刻",既面临西方官方发展资金的削减,也承受着美国"极具惩罚性"的贸易关税。"西方援助缩减可能使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他亚洲援助国的影响力也将上升"。

对于这类说法,中方曾多次予以驳斥,中方同东南亚各方合作基于互惠友好而非交易逻辑。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 

这份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流向东南亚的官方发展资金,包括赠款、低息贷款及其他贷款较2022年的265亿美元有"小幅"增长,达到290亿美元,但仍显著低于疫情前330亿美元均值。

2024年,法国、德国、荷兰、瑞典、芬兰、奥地利、意大利及欧盟宣布,2025至2029年间将削减172亿美元的对外援助。而特朗普政府则决定从2025年初起,中止近600亿美元官方发展援助拨款,这几乎占美国海外援助计划的大部分。英国也紧随其后,宣布将每年削减约76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转而将政府资金投向国防领域。

报告预测,到2026年,流入东南亚的官方发展资金总额将减少20多亿美元,回落至约265亿美元。报告指出,这些削减将对东南亚造成沉重打击。"依赖双边援助资金的较贫困国家,以及卫生、教育、公民社会支持等社会领域重点项目,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受损方。"

洛伊研究所称,该地区的官方发展资金已大多流向高收入国家。东帝汶、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低收入国家反而被甩在后面。虽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贫困率上升,但相比该地区高收入国家,他们更依赖赠款和优惠贷款。该智库警告说,如果当前趋势持续,这一鸿沟将进一步固化,损害该地区的长期稳定、公平与抗风险能力。

报告刻意渲染"东南亚发展资金版图正向东方倾斜",尤其是转向中国,同时也包括日本和韩国。"随著西方发展援助减少,中国作为该地区发展参与者的相对重要性将会提升。中国仍有大量待推进的基础设施项目,并持续展现出承接重大项目的意愿。"

报告称,2023年,中国对东南亚的发展融资较前一年增加16亿美元至49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大型经济体的资金拨付,与雅万高铁、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相呼应。

东南亚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加快了区域增长,惠及地区人民。

尽管许多项目面临挑战,但中国仍有大量待推进的基础设施工程。2023年,中国还在中缅经济走廊框架下敲定了皎漂深水港项目的重启事宜,中国对东南亚所作基础建设承诺从2022年的25亿美元激增近4倍,至约100亿美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提出的替代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并未落地。

报告指出,西方承诺支持该地区清洁能源转型,但尚未转化为更多实际落地的项目。考虑到依赖煤炭的东南亚是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问题引发全球关切。

2024年1月26日,泰国曼谷到大城的火车上从车窗内拍摄正在修建的中泰铁路(曼谷-廊开高速铁路),修建中的铁路桥墩。 视觉中国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参与东南亚发展并非是与西方在该地区进行所谓的 "竞争"。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援助力度,同东南亚各方合作基于互惠友好而非交易逻辑,已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伙伴。

东南亚国家态度调查的结果显示,2024年首次超过半数(50.5%)的东南亚民众将中国而非美国视为优先的战略伙伴。多数东盟国家对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表达了认同。

对于中国在东南亚的基础设施投资,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东南亚是"一带一路"首倡地之一和重点合作方向,倡议在当地先行先试,成果斐然,切实惠及各国人民。中方将继续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重要指导原则,落实好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同包括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合作,助力各自国家现代化进程。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美国对外援助政策明显调整,削减超九成援助项目,这种调整有违其在联合国框架下作出的相关承诺和承担的有关义务,逆势而动、不得人心。

李明表示,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展援助幅度持续下滑,中方密切关注相关调整和变化对受援方造成的困难和干扰,充分理解受援方的不安和无奈。  

"损人利己打造不出更美好的世界,单边主义更是滋生全球性风险的温床。"李明说,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样子,应承担起应有的国际义务、履行好大国担当,不能出尔反尔、唯利是图、恃强凌弱。

他指出,面对全球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一些国家逆势而动的对外政策、濒临倒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发展援助的政策稳定性和行动持续性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强大确定性。 

李明强调,中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资源投入的承诺不会变,不干涉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开空头支票的原则不会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援外定位不会变,与南北方发展伙伴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立场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