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前就经贸议题在瑞士日内瓦达成共识,双方关税大幅下降,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在评论此事时称,中国同意全面开放,"统一与和平也非常有利。"相比较,当下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则显得与上述趋势格格不入。
就在特朗普表态的同一天,日本《经济新闻》刊出了赖清德的专访。在这篇报道中,他大肆诋毁大陆的经贸产业政策,并称台湾有意强化在"非红供应链"中的战略角色,将大陆排除在外。
赖清德自上任后,多次提及"非红供应链",粗暴地按照意识形态将国际经贸体系划分为"非红供应链"和"红色供应链",暴露其狂妄自大又对国际潮流无知的本性。
去年,台湾地区贸易顺差为806亿美元,其中大陆(包含香港)贡献了其中的700亿美元。中国国民党民代傅崐萁就直言,"如果没有大陆市场,台湾产业受得了这样大的冲击吗?"
除了"非红供应链",赖清德之前还提及"脱中入北",表述不同,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图谋通过打"民主牌",拉拢美西方国家"抗中"。事实上,现在连特朗普都不太吃这一套。
5月8日,赖清德高调举办纪念"欧战胜利80周年",对于这场"抗中味"十足的大会,"美国在台协会(AIT)"并没派人参会,引发"美国疑赖"的猜测。
为了讨好特朗普,赖清德此前除了让台积电加码投资美国1000亿美元外,还表态加大对美采购;在关税议题上,甚至抛出了"零关税"的诉求,并通过媒体放话称"台湾不会对抗华盛顿"。
赖清德对美国"掏心掏肺",讽刺的是,台湾地区至今没上关税的谈判桌。岛内社交平台流传一张梗图,特朗普对光着身子的赖清德说,"就你最听话,但没穿衣服,不能上谈判桌。"
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地和消费市场,连美国都无法"脱中"。赖清德违反经济规律,宛如活在平行世界中,图谋依赖美国求发展,甚至想"倚美抗中",只会自取其辱,让美国政客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