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式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将继续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的延包工作。同时,国家计划扩大土地承包延包整省试点的实施范围,以确保绝大多数农户的承包地能够实现整体顺延。仅在自然灾害损毁或绝大多数集体成员要求调地等特殊情况下,且经过村民代表大会2/3以上集体成员同意后,方可上报上级部门审批,进行个别农户之间的承包地调整。这一政策要求,预示着绝大多数农户在土地上的权益将得到充分确保。

在具体实施方面,安徽、湖南、广西等地将继续推进土地承包延包整省试点。同时,一些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完成较早的地区也将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以江西省为例,该省计划启动4个以上的土地承包延包整县试点,并对相关地区开展土地承包延包整乡试点。其中,上犹县正在探索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模式,庐山市则通过试点村实现了906户农户在网上签订土地承包延包合同。

‌土地承包权终止情形明确‌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制定的土地承包相关政策规定,在三种情况下农户的承包权可能会面临终止。一是作为土地承包权人的家庭出现整户消亡且无人继承该户家庭的承包地时,土地发包方有权终止其土地承包权;二是在土地二轮承包期届满后,相关家庭未遵循本地区政策积极申请土地承包延包并签订合同时,其承包地可能会顺势终止承包;三是作为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家庭连续两年弃耕农村土地且经发包方通知后拒不复耕时,发包方也有权终止其相关权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

除了土地承包延包政策外,2025年国家还将大力开展农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中央财政在高标准农田方面的补助已经提高至每亩2400元左右,叠加地方配套财政补助资金后,相关地区的高标准农田补助甚至能够达到每亩3000元。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有序推进的过程中,农村耕地质量水平将迎来全面提升。以甘肃省和政县为例,该地区计划投入856.2万元建设5031亩高标准农田,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田间道路修建、灌溉排水项目建设等。随着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大力开展,农民通过土地获得的收益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