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在跟欧盟方面开会的时候,说的话很直接,欧盟现在问题很多,但是责任都不在中国这边。
近日我们王毅外长带领团队,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中国欧盟高级别战略对话。这是中欧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可见这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对话的效果不能说有多好,只能说双方进行了"坦诚的交流"。
中国外交部官网是这样说的,王毅外长指出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
中欧不能因为有差异就视为对手,不能由于出现分歧就寻求对抗。当前欧洲面临各种挑战,但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是来自中国。
这句辞令说的比较正式,我们简单拆分就很容易理解,中国指出了欧洲现在自身难保,面临各种危机和挑战,但是这些问题从过去到现在,都不是中国引起的,比如说俄乌冲突,这跟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向东扩张的是北约,下令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是普京总统,怎么也怪不到中国头上。
王毅外长还说了,中方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支持欧盟增强战略自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段话是近几年我们跟欧盟开会,基本上都要说一遍的,然而让人恨铁不成钢的是,原本欧洲是自己想要搞战略自主的,我们看欧洲有这个念头,赶紧公开表示我们支持他们一体化。结果搞了几年,连影子都没看到。
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因为在中美之间辗转腾挪,被外界批评是"变色龙",左右逢源、两头讨好,只想赚便宜不想提供帮助,现在国际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欧盟当前面临的困境,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能源结构性危机,这也是作为能源短缺的发达经济体,最为头疼的事情,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削减80%以上天然气供应,欧盟被迫高价抢购液化天然气,引发电价飙升。能源成本倒逼企业外迁:25%德国中小企业考虑转移产能,欧盟铝产量下降37%,化工行业裁员超10万人。
第二个是政治碎片化与决策失效,俄乌立场的分歧是非常割裂的,匈牙利八次否决对俄制裁,波兰批评德国"用金钱收买和平",对乌军援延迟率达47%。并且这还导致极右翼势力扩张,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极右翼席位超过两成,欧洲舆论对法西斯的批判也大不如从前。
第三个欧盟社会活力失衡和经济创新乏力,让欧盟主要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甚至衰退,然而这时候欧盟的保守主义抬头,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欧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根源在于内部政策协调失效,以及面对地缘博弈适应性不足,中方明确强调这些挑战"过去、现在、未来都不是来自中国",其实给欧洲指出了明路的,但是欧洲似乎正在往绝路上狂奔,拉都拉不回来。